如果你是因为不好找工作而考研,如果你是被要求考研,如果你只是需要硕士文凭,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那么你可以不必浏览以下内容。
春天到了,考研的同学们也开始复试了。
最近陆续有几位名博兼导师(再谈研究生复试与面试,兼谈调剂、研究生生面试:细节决定成败)已经开始为准研究生们支招了,因为在这年头考上研究生毕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虽然这件事可能让你村里已成家立业的儿时玩伴有点想不通。但是在当别人谈起他一个月拿几千元时,这事也可以为你捡回一点颜面。
很多人都说考研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是你知道这个“双”也双不到哪里去。谁叫我们出生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年代。特别是当你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考研的时候,请记住,在考研这个竞争中你已经处于劣势了,因为你这是在灌水了。但是如果不是灌水而且正确而及时地利用了你的选择权,那么结果将会令你满意。
第 一,考察导师其人。其实这件事情比较困难。现在国内大多数导师没有建立个人或者实验室网站,如果有,这一项考查内容必不可少。因为,可以从侧面部分地考察 导师个人素质、风格或者实验室实力、氛围等。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千篇一律的给出导师介绍,这样模板式的介绍相信你也感觉从其中能得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其次是 发邮件,如果说导师可以从你发邮件侧面推敲你,但是聪明的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啊!再次是考察导师所发表的文章,包括文章档次、署名、内容。如果他的文章档 次低或者总是做些换汤不换药的工作或者总是署名第一,那么你得小心报考。
不 要太过于看重导师的职务和头衔。很简单一句话,如果导师职务和头衔越多,那么他直接指导你的时间越少。不过你知道,这样的导师往往有比较多的钱。但是还要 看他舍不舍得花在你身上。回想当初考研时寝室一帮人在攀比自己的导师头衔那种兴奋的劲头,现在才真要感叹一下:神马都是浮云!这样的导师你看着报考吧!
第二,考察导师实验室。这主要是指导师从事日常科研的实验室。不是某个所谓的“##研究所”、“###研究室”、“###中心”。现在很多大学里面自己成立了很多研究所、研究室或者中心。如果你经历过或者仔细了解过,你就知道它们其实是浮云。虽然每年都或多或少有经费支持,但是这些类似的公共研究机构其实只是“私有”的掩体。
关于实验室,如果你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亲自到那里去实地考察一番。那么你需要考察实验室的什么呢?1, 实验室的实体面貌。如果一个实验室干干净净,所有的东西有条不紊,那么说明这个实验室至少管理得当,导师或者某个内部成员肯定花了心思。再者说明这个实验 室还是真正在做研究。另外,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比较重要。虽然仪器设备不能证明研究的档次,但是你要相信有了关键性的仪器,那么他能解决相应的问题。至少 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你的创意不会受仪器所限制。2, 实验室精神面貌。当然你如果作为一个陌生的人去考察可能会遇到热情、忙碌、沉默、或者冷漠等一系列不同的情况。当然对于一个人会出现的不同精神状态,相信 不用说你也知道,你也完全有能力判断出他的好坏。但是只要是一个不断健康发展的实验室,你就能感受到他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你要相信这样的实验室绝不会 枉费你的几年青春时光。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