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思想汇报
【按】明天就要入党转正了,总结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思想情况,同时也总结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故写成了这篇文章,这里拿来当做博客,我觉得也可以,作为我学术道路上在科学网留下的痕迹......
思想汇报
——关于近阶段的学习和我对交叉学科的想法
最近进入程宗明老师的实验室(准确说是今年9月底),已经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还没开始实验。程老师的实验室名字叫Fruit crop systematic biology lab。顾名思义,是要将生物学的方法运用到果树学研究中去,比如运用Bioinformatics研究苹果和葡萄的基因组、转录组,寻找优良基因;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各项技术研究苹果和葡萄的抗病机理,运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运用模拟全球CO2含量来研究温室变化对葡萄种植的影响。前景很光明,路途很漫长。所谓交叉学科大致是讲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各大学科门类间相互渗透形成的学科,也包括各大学科门类内部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在我们实验室的学科交叉则具体可能表现为: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数学+统计学+病理学等等,大致是葡萄-X或苹果-X的果树生物学交叉学科。从交叉的学科来看,有一些是传统学科,有一些是前沿学科,但是,经过交叉,葡萄-X也好苹果-X为代表的果树系统生物学(甚至可以说模式植物系统生物学,因为这两个物种的基因组测序都已经完成)研究,必将成为前沿学科。
作为一名本科生,一方面知识理论基础还不够牢固,实验背景也非常缺乏,另一方面,我们处在人生最富于创造力的年龄,要敢于设计学术梦想,敢于拼搏学术梦想。在计算机方面,我要学习生物信息学理论、相关软件和语言如Perl和统计软件,顺带帮助管理实验室网站(fcsb.njau.edu.cn);在数学上,我要学习matlab相关的知识,包括矩阵学和作图,统计和分析;在生物上,要学习众多分子操作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组织培养技术等;在语言上,要努力学习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这样才能学好前沿的paper,才能有更多ideas;在转基因上,要学习相关前沿技术和实验技能,以及转基因政策法规相关动态。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以说是前途漫漫。
最近和科学网徐磊博主交流较多,磊哥2008年读硕士时博客《寻找自己的路》一文中提到如下看法:
1、我只能告诉自己着急不来,就是提醒自己要上个心。
2、很多事情是着急不来的。我需要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来。我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我会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努力的。
3、 To be an independent thinker definitely takes time and demands much effort.
4、关于怎么走自己的路,我想好了,其实不是什么新的方法——抓重点,广涉猎。我相信我会慢慢成长起来的。
读到这样的话,我觉得我深有同感,磊哥曾经在和我交流时的E-mail上说过大家都有迷茫期,请不要为此难过。这几乎就是我这个阶段的最好的帮助和人生指点。虽然我目前也没开始做课题,我相信,只要我每天在努力一点点,每天不放弃在这条路上前进一点点,我的想法会逐渐成熟,基础也会逐渐成熟,一步一步逐渐成熟。
文章最后,摘录一段郝柏林院士昨天发表的博客(https://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0075)的一段话:学科交叉不是议论,而是实践。要自己找切入点,而不是靠别人指点方向。要“眼高手低”:内心深处总是惦记着重大和根本的问题,但从早到晚下功夫掌握事实、搜集数据、静心思考、反复计算和分析,通过粗粒化和视像化来形成概念、提出问题。不管是“用牙啃”,还是“用脚踹”,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自己欣赏的某种方法或框架强加给大自然。力争“全局在胸”,坚持“单刀直入”。入门是不难的,深入也是办得到的,但是,“找到感觉”是不容易的。物理学早已经从单纯的实验研究发展成为鼎立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上的成熟的科学。生命科学正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理论和计算注定要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有志者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