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和实验室的C老师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虽然仅半小时功夫,心里还是有许多话要讲,有很多想法。
首先是我的科研方向,由于名额的关系,我只能先读硕士在读博士而不能读直博生,所以老师选择课题也比较考虑我的情况。不过我是那种铁了心读博的人,所以老师很理解。C老师得知我的情况后,认为我计算机能力不错(其实不然),人也比较聪明,又是男生(呵呵,对他来说这也挺重要),再加上他自己有生物信息学的背景和他是讲师的原因,希望我从他的助手做起,一心一意学习生物信息学(呵呵,我想以后要和C老师非常努力学习了,恐怕读读研中的直接导师了,因为导师Max可能会比较忙~),当然,我们的生物信息学不是那种专门开发的那种,还是比较结合实验验证的。
学些什么呢?C老师说要先学语言,再学一点数据库,学一些软件,还有Linux系统(这个要先学~~)。
按照我目前的理解,生命科学现在已经进入了数据海量激增的时代,甚至数据增长比摩尔定律还要快速,在这个时候有机会利用计算机工具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生命科学的遗传物质,是比较幸运的。正如郝柏林院士几天前的博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志者奋勇向前!
我想我是要在这方面好好钻研了。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