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重庆,魅力丰都

2011-03-02 19:33 · feichen

想到外婆家来,是一件有点别扭的事。重庆在长江上游,而家在长江下游,正所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长江当然不是阻挡我来重庆的障碍,年龄、经济、学业等因素也是客观因素。年前我已经稍有闲暇,觉得各种因素已经不能再成为来重庆的借口。心里想探亲的想法不断膨胀,最终和母亲商量要来看看。

精彩重庆,魅力丰都
——我的"西行漫记"

1整体印象

想到外婆家来,是一件有点别扭的事。重庆在长江上游,而家在长江下游,正所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长江当然不是阻挡我来重庆的障碍,年龄、经济、学业等因素也是客观因素。年前我已经稍有闲暇,觉得各种因素已经不能再成为来重庆的借口。心里想探亲的想法不断膨胀,最终和母亲商量要来看看。

外婆家在丰都,鬼城,山地,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平原地区长大的我,着实很是好奇。重庆又兼具三峡美景,嘉陵江水,又是国民政府之陪都,共和国的最大直辖市,薄熙来主政下的打黑先进,红歌之都,这一切,平添了不少期许。

在南京火车站,K569火车珊珊来迟,乘客们涌上的热情让人着实吃惊,生怕挤不上的样子让我对中国即将到来的春运不无担忧。现在反过来看,2011年春运全国累计输送客流26.4亿,真的是后怕连连。不过火车沿路经过的地区及风物,倒是让人开了眼界。河南平原的广阔麦田和湖北的山地丘陵,小河湖泊,均有一番别样的优美。然而,安徽河南湖北陕西沿线看到的建筑和城市,没有一处有现代化中国的样子,不禁让我起了疑问,中西部地区的真实模样就是这个样子?可能这些城市内部是另外一番光景,但是铁路沿线的农村小城镇却暴露出不少问题。而这,也让我对重庆直辖市有了更多的期待。

火车到达重庆北站,位于重庆渝北区。晚点两小时,已是深夜1点多。出火车站,打的很方便,和上海火车站没什么两样。乘出租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夜的重庆灯光柔和,马路起伏均匀,很柔和的坡度,很柔和的重庆话。从火车站到达龙溪镇表姐家,表姐、表姐男友和表弟已在马路上等候,帮着提行李,表姐还帮着付车费。来到家,一切瞬间都那么熟悉又陌生。我可爱的表弟,允许我用这个词吧,呵呵,我都不怎么认识;表姐几年前来我家,还是很熟的,不过,这几年又更加美丽了,身材也的确更好看;表姐男友是健身教练,身材果然不一般,劳累了一天身体微恙的大舅母也醒来招待我们,的确很感动。

第二天,我们到附近的花卉园游玩,一个很好看的花卉树木免费公园。首先要提起的是重庆的市树,黄桷(jue)树。之所以标出拼音,是因为到现在我才发现这个字的准确读音,不光是名字陌生,长得也很有特色,比如这树含有气根,树干像是根的延伸,作为行道树,高度适宜,绿荫宽广,四季长绿,寿命极长,还是对得起桑科树木滴。话说重庆是山城,从花卉园里的山上往下眺望,繁荣的城市触目即是,也难怪,最近的2010年6月份,重庆市的渝北区和江北区的部分重新定位为两江新区,这是一个副省级的新区,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建设,可以想像,这里的未来也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引吭高歌!

哦,还应该提一提重庆的饮食,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外人都道重庆火锅有名,也难怪,当良莠不齐的重庆火锅开遍全中国的时候,想忘记那又麻又辣、香味扑鼻的火锅,纯属不可能。不过,对重庆火锅因此也用不着多做介绍了吧(其实是我能力有限)。倒是重庆家常的米饭做法,很值得一提。这里的普通农家(城市里的可能是四不像的)、小饭店等,都很有意思,做饭时先把米煮到半熟,期间还要一直搅拌,防止米粒粘连,然后用特制的蒸笼蒸熟。想必也是,这样的饭,米粒都是晶莹剔透、饱满有韧性。不过,对于吃惯“最普通米饭”的我,倒是觉着这样的工艺费事费力,又不怎么合口,真的是众口难调啊,嘻嘻。

在重庆,我们找了几个免费游玩的景点去耍。看着悠悠嘉凌江,那种江岸的繁华可以把人的眼界投递到长江那一头,清亮的江水拍打着江岸,一下子就调动了不少豪情壮志;李鹏总理题词的三峡广场,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被彩灯装饰得炫目而有年味,一路上,重庆大学、南开中学,这些著名学府都在眼前呈现,很是激动;繁华的大商场人流涌动,几十层高的建筑物身边尽是,和南京的新街口相比,高楼更显得多,而与无锡的中山路相比,建筑更显得密集;古色古香的瓷器口充满了重庆的商业魅力,而好吃的多味麻花让游人流连;充满现代幽默的洋人街则很有艺术性和现代商业性,大气的游乐场丝毫不输无锡的哪个游乐场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渝北区的国家森林公园,中西合璧的建筑,挥弘的外观,精致的小店,有特色的红歌KTV,中式风格的路灯,传统家具和古代生活用具,实在是难得一见。不禁令人感慨,做个重庆人也是多么的幸福。

2亲情印象

先从表弟的一手好厨艺说起吧,肉片、鱼片切得麻利,榨菜丝儿、肉末儿切得毫不含糊,最难忘的还是酸菜鱼和水煮鱼,自家的做法入味、选料也很有特色,哪里输给了饭店呢?舅妈由于休假晚,表姐由于要去河南,暂时不能一起去丰都了。对于乡下的农村,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到底这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我得亲自去打量打量。然而,大家说要先去在丰都一个小镇上的大姨家。

大姨家有表哥和表姐,表姐结婚早,有一双儿女,辛苦赚钱,享受家庭之乐,也过得很好。表哥也已经结婚,还有了一个非常可耐的小BB。不过要说表姐家的二娃子,那个叫一个淘气啊。才二岁半,就已经非常爱吃麻辣,那种麻辣的零食吃起来毫不含糊,我爸都没他那能耐。。二娃子还能吸烟,一支烟抽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娃呀,你比你表舅舅强多拉!还是表哥的小BB好,笑起来甜得吖,真美啊,比花还美。大姨家在的一个小镇,可以见到不少人已经全家“撤离”,到外面花花世界去发财了。也有一些发财回来的,家里的房子造得如别墅般。话说大姨为了这个新房,也花了血本。大姨和姨夫两个人为了房子和表哥成亲,所花得精力和金钱,足以写成荡气回肠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小镇不大,也不怎么实惠,许是到了年关,再顺应着CPI潮流,物价也涨得离谱。自然风光嘛,从重庆汽车站坐了将近3小时的汽车来到这,一路上的风景让人很有感觉,具体来说,淳朴的农家风貌没有什么破坏,就像梦里的诗情画意;盘旋的梯田很有相像空间,是盘旋的卧龙呢,还是画家的艺术呢,总之是希望的田野吧,嗯。需要指出一点,时值寒冬,这里却很有很有春意,滋润,嗯,这是一个滋润的世界,嫩绿的蔬菜在田野里肥肥地茁壮着,说这里的蔬菜肥,真不是吹,是这里的植物品种好还是光温水汽肥好?我倾向于后者,不可能这里的所有植物都那么好品种吧?还是要说到这里的大山,绵延而又不那么无边无涯,雄壮又不那么傲视群雄,真的很想这里的乡人,美丽又不那么妖艳,壮实又不那么彪悍。提到人们的普遍美丽,大家都会想起重庆美女,呵呵,非虚言也。小镇还是那种赶集式的日子,逢到集日,必是人流如潮,可惜我们碰到了几天的雨水,马路上泥巴太多,街道上的泥浆水实在让人摇头。说起这里的气候,也很有意思,表弟说,重庆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充满水汽的一天。我觉得,这里虽然没有南京冬日暖暖的日头,但是这么暖和滋润的冬天,也的确很是不错。

在大姨家呆了好几日,也不时到临近的表姐家做客,体验了不少丰都小镇的原汁原味的生活,不过说实话,这样的生活也挺无趣,因为在阿姨家,基本上饭菜不愁,柴米不管,连个饭碗也不用洗,农家的日子是辛劳的,而我和表弟两个“大孩子”也的确会感到Sorry。

到外婆家很有意思,由于山村里住得分散,三个舅舅家组成了一个村庄。又因为前几年乡村道路改造,把舅舅们家门前的马路修得很是辉煌漂亮,这也造成了进门的道路变成了一小段的盘山路,弯弯曲曲的道路引着我们走入了外婆家。一时间,我的感情一片空白。不是过度喜悦,也不是过度激动。那种夹杂着复杂感情的心情是需要慢慢平复的。

外婆家是典型的小山村。

三个舅舅十几年前开始种植柑橘树,最多的是那种丰都非常有名的红心柚,还有一些非常好吃的橙子和柑橘。不过很有意思,朴实的丰都人管这些都叫柑子。重庆的气候是非常适宜柑橘的种植的,年积温、降雨量、土壤阳光都恰到好处。当我到了小镇三元镇上时,看到一栋建筑上挂着许多条幅,不少写着丰都县为红心柚之乡,看来这已经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农民致富的实惠工程。除了翠绿的柑橘树,还有最多的就是满山的柏树林了。重庆现在搞生态林,非常重视拉动经济和生态保持,生态林有专门的护林员。按照规定,生态林是不允许砍伐的,也不允许耕种的,而掉落的枯枝落叶是允许农民作为燃料的。不过放眼看去,几乎所有树木都是栽种了不到十余年的光景,正是树木的青春期。可是事实上,也有护林员没有起码的职业操守。有一位村长,身兼护林员,为了亲家造房子,亲自带人上山伐了一板车的木料。怎么说呢,但愿有更多的生态林,有更多更好的护林员。提起这,又想起了重庆一体两翼的发展计划。一体,即以主城为一体,往东的南翼和北翼。出发点很好,是为了农民增收,为了共同发展。然而有一些做法值得商榷。在所有的居民门前,都有一张未来几年的增收计划,详细罗列哪些增收途径和增收金额。且不论搞笑的详细增收金额是不是科学,我觉得缺少了不少帮扶措施和村官联系方式以及制定是否科学,因为盲目的把每一年的增收计划和增幅都写得那么夸张,是不是一种相反的不负责任?

三个舅舅,小舅舅在外面工作,来不及回来,要年初二左右才得机会。不过,大家族的亲近也让日子过得很温情。房屋后面的小山很有意思,高高的山岭在表弟看来是轻松的,不过我是习惯了有石板的景区的山路,一时间还真的存在一丝害怕。从山顶眺望山下,河流小山看起来很舒服,尽管是冬日,尽管没有暖和的太阳,算不上缤纷的色彩,却也糅杂的很是漂亮,黄的不是很灰,绿的也不是那么夸张,发紫的小片丛林,绿绿的草地,还有几个牛犊在母牛身边暖暖的歇息,实在很是个可爱的场景。在山顶,还有手机信号塔,为山区居民的确增加不少方便。说到为民服务,这里再扯两句。有人说,发达地区有一个特点,政府办事效率高,为民服务周全。我大致同意这种看法。丰都一些农村,最基层的官员官本位思想还是很重的。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现象还是存在的。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曾经放过《远山的红叶》, pre { font-family: "DejaVu Sans"; }p { margin-bottom: 0.21cm; }讲述的也是基层的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廉洁,为民,亲民的故事,非常感人,称为时代先锋一点不为过。何尝不是呢,一些基层的老鼠屎,坏的不仅是当地政府,可能还有我党的形象。

在重庆和丰都这一路,感慨很大的还有交通。就外婆家门口的盘山公路,和韩剧《注文津》里的公路可以说不相上下,还是超级漂亮的,只不过这种路上行驶,我确实胆战心惊。可以说我们这一路,真的也是比较有意思。说说我们的交通工具吧:自行车、公交车、火车站票和火车高铁、飞机、小轿车、金杯小客车、长途汽车、机场大巴、出租车、摩托车,事实上,我觉得要是再骑一下二舅舅的驯养的骡子,会更加丰富,可是又不敢。。这里又不得不骂两句刘志军,被迫高铁,也不问问老百姓的名义。就我多次乘坐沪宁线上的各种列车,每次几乎都有乘客骂声,有一次,一位阿姨从上车一直骂,到我下车时还在继续。。。事实上,就算有普通车,卖票员也总是只有高铁。。。哦,你看,我最后回家时还被迫搭飞机。好吧,谁叫我们赶上了春运呢。

乡下的生活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有闲心和功夫的话。我最难忘的事是扳螃蟹和挖老虎姜了。冬天螃蟹估计在冬眠,栖息于水旱临界的石头地下,所以把石头扳过来,才有惊喜。丰都的河沟都是雨水风化侵蚀形成的。河沟里都是石块和泥土混杂,而沟沟上面则被荆棘盖着,两边是各种灌木,即便冬天,走在这样的沟里,也是非常惬意和有趣的。或者说只有冬天更好一点,夏天可是太重的绿荫啦,也许还有很多蚊虫~疯玩了一下午,带着沉甸甸的桶回家,心里可美滋滋的。还是表弟掌厨。尝着最新鲜的“大炸蟹”,是很值得回味的一件事。在另一个早晨,天气很好,我们去林下挖野生老虎姜。老虎姜,一中药也。林下的灌木大多还是绿的,老虎姜也数灌木,长得不高,却挺好看。可是却碰到了真正的山路,不好走。林下运动,最重要的是防止脚底打滑,可这么多老叶子铺在地面上,也着实是个问题。可我挺喜欢。在林下寻找植物,算不上起眼,也非常考量眼力。当然啦,我们是满载而归的。现在我想,把老虎姜打造成好看的盆景,应该也是不错的材料,翠绿的叶子,好看的花朵,简洁的枝型,似竹非竹,不蔓不枝,可谓亭亭玉立。

乡村一般力求自给自足,这当然也是现代的一些人所推崇的生活。自己熏烤腊肉,我就尝试了一回。拿着大姨亲自喂的猪之肉,拿着舅舅砍来的柏树枝条,再采一些柑橘叶子,加上一些柚子壳,熏出来的猪肉和腊肠那个味道唷,真的要流口水,呵呵。三个舅舅家里都有柑橘树,所以吃得也很尽兴,实在是有点惋惜,这么多要是全部卖掉,该多少钱呢?我们是不是?乡村赚钱真的不容易呵。

当然最最难忘的是外婆的点滴关爱。老外婆髦耋高龄,煮饭炒菜事必亲为,已经让人过意不去,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灶设计不合理,久未疏通,柴火的烟气相当呛人,就是这样,外婆仍然抢着干。难忘外婆的土鸡蛋。她的鸡蛋估计存了好久了,有一整罐子,每天煮给我们吃,等我们走了,一个也没留下,好让我们打包带走了一些。期间,我主了一个蛋给她吃,她推辞了半天还是没吃。还有外婆塞给我的压岁红包......

外婆,您叫我怎么报答您啊......      听舅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十几年前,机缘巧合,他听人介绍开始种植和培养五倍子盐肤木,收了倍子果再卖给收购的。这是一种药材,供求量还是很大的。可是由于一些大的收购者认为丰都地区产量大,严重压制收购价,导致绝大多数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正是那时候起,舅舅不再种植这个东西,开始了柑橘的种植。而要知道,舅舅曾经被中国林业科学院的赖永琪教授会见,因为舅舅种植收获的一个技术达到了创造中国纪录。真的了不起。而事实上,舅舅还种植过杜仲树——另一种药材。这个故事很让人对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满,因为我上网发现前两年有一丰都农民在政府的扶持下把五倍子种植规模扩大而发财了的故事,丰都现在又在搞红心柚之乡的东东,着实让我们对这里的规模化种植和政府引导充满了疑虑和一定的期待。

当然,中国人非常强调祖宗的重要性。在姨夫家里,进门最醒目的就是“敬祖宗如在其上”的对联。在外婆家,母亲买了纸钱,祭奠她的奶奶、曾祖、爷爷、父亲,叔叔等先人。这种感情很难被描述,怎么说呢,希望我们后人踏实而有意义的活着,应该是一种最好的对先人的报答。

在丰都的日子很短,转眼间就不得不回重庆,再回家。虽然很遗憾,不能去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去看看,不能去名山鬼城去走走,然而,这应该是另一个梦的梦由吧,我把这样的期待珍藏,等待另一个打开梦想的日子。在舅舅家的柑橘树下,选好景,我拿起相机,记录每个亲人的笑容,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我们是在大年三十的白天回到重庆的。既开心又有牵挂和担心。担心外婆脚上的银屑病有没有好点儿啊,担心外婆一个人住得怎么样,吃得怎么样啊。可是我们又无力的很。

回到重庆,参观了一下大舅舅买的新房。新房地段很棒,就在两江新区,紧邻重庆市工商局和重庆电视台。虽然小点,但是却承载了很多梦想。

这几年,重庆发展的越来越快,两江新区的开发让人瞩目,GDP的增长值和增幅绝对可以吓你一跳。最近新提出的”五个重庆“建设,在重庆各大电视台一遍一遍被描述着,让2300万重庆市民更是对幸福日子的盼头有了具体的感觉。而我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最多的是在门口露天闲适烤火的人,三五成群,十几成堆,大家悠闲地聊天。也有不少老年人活动室,大家在摆龙门阵,倒不想我们无锡的麻将馆那么喷云吐雾,嘈杂不堪。总的印象是重庆居民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和闲适,路上悠悠的行人,与南京城里步履匆匆的行人还是有区别的。重庆是山城,城里也有小坡和山丘,许是城里地形限制,这里即看不见一辆自行车和助力车,摩托也几乎没有。这当然给公交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要想建成畅通重庆,真的不易。但是做城里人,成了舅舅们的计划,也成了表弟奋斗的一个动力。和表弟闲聊的日子里,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了解了更多的彼此,作为大学生,我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一遍一遍在心里勾画未来的雏形......

年三十,晚上,重庆的鞭炮开始响起来了,年味儿充满了整个大街。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倒上啤酒,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祝福生活更加美好。

3期许展望

由于火车票紧张,我们干脆坐飞机返乡。年初一,一大清早,起来吃上几个代表团团圆圆的汤圆,收拾好行李,带上外婆家的各种柑子,以及大姨家的熏肉腊肠,直奔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在飞往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班上,享受了川航公司精心的新春点心和水果。初次乘坐飞机,也算了了飞行的梦想。望着飞机窗外遥远的地面,心情非常激动。伴着飞机上哄哄响的噪音,我对妈妈大声说道:真高兴啊!新的一年,我们一定好运连连!丰都再见,重庆再见,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在广袤的蓝天上,划过优美的身姿,定格在记忆的深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