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志里查不到野生大豆?

2010-05-28 21:26 · anny

最近在读刘华杰老师的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看到一段话“科学家是精神分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一套东西,在做科学的时候相信另一套东西”。 读研期间一直在做野生大豆的相关研究,在电脑上打字,打的总是“野生大豆”,口头上说的却是“野大豆”,于是被人戏称“野大豆”是我

最近在读刘华杰老师的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看到一段话“科学家是精神分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一套东西,在做科学的时候相信另一套东西”。

读研期间一直在做野生大豆的相关研究,在电脑上打字,打的总是“野生大豆”,口头上说的却是“野大豆”,于是被人戏称“野大豆”是我的口头语。


 

可是“野大豆”是“我”的“口头语”吗?

以”野大豆“为题名检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选择“中国博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得到以下4条结果,3篇南京农业大学硕、博士论文和1篇青岛大学的硕士论文。

将题名换成”野生大豆“,获得下面40条结果:

上面是学位论文,接下来检索学术期刊,选择《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全部文献出版报表中除硕博论文以外的数据库。以”野大豆“为题名检索,获得46条结果;以”野生大豆“为题名检索,获得554条结果。


另外还有一本专著《中国野生大豆生物学研究》

不管中文写的是“野大豆”还是“野生大豆”,他们要说的都是学名为Glycine soja的那个物种。

另附拉丁名的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的正名:https://blog.bioon.com/user1/7291/archives/2009/234209.shtml

显然“野生大豆”占据了大片河山,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确定物种名可不能看别人叫什么就跟着叫什么,查阅一下植物检索表吧!

 

《中国植物志》里面没有“野生大豆”,写的是“野大豆”。


下面以拉丁名“Glycine soja”检索126本中国植物志,101本地方植物志,检索出来的都是“野大豆”,却不见“野生大豆”的踪影:

综上所述,“野大豆”才是正确的名字。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维基百科、搜搜百科上面的词条都是“野大豆”,另外有个化妆品“婷美植物源野大豆弹力再生系列”,用的居然都是正确的中文名。

Glycine soja的正确中文名与其在学术论文中的使用情况形成了反差,分析其原因有三:

1.平时栽培和食用的叫大豆,这个长在野地里的就加上“野生”二字。但实际上老百姓不知道什么“野生大豆”,他们喜欢叫它“落豆秧”,前者更可能是科研工作者杜撰出来的。

2.认为栽培大豆是人们长期驯化选择其野生种的结果,后者就叫“野生大豆”。现在大豆和野大豆的基因组都已经测序并进行了进化分析,认为大豆和野大 豆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比人类栽培驯化大豆的历史要早得多,即大豆并不是人类从野大豆驯化而来的。类似的比喻:人不是黑猩猩(或猴子)进化而来的。

3.人云亦云。看到文献里面写“野生大豆”,也跟着写“野生大豆”,就像我,可是潜意识里面不服,就过过嘴瘾,坚持说“野大豆”。

怎么办呢?

呼吁大家以后都改写为“野大豆”?还是把“野生大豆”这个名字作为别名列入植物志?

我认为在“野生大豆”写入植物志之前,学术论文都应该写为“野大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