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

2011-03-20 22:46 · smilingmoon

有故事的人—我的教育故事 特别喜欢周华健的一首歌《有故事的人》,还记得在他的MV中,周华健带着相机,走向街头,镜头随意对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镜头中有闹别扭后和好的恋人,有对残疾丈夫不离不弃的妻子,这让人赞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舞台中演绎着独有的故事,每个生

有故事的人—我的教育故事

特别喜欢周华健的一首歌《有故事的人》,还记得在他的MV中,周华健带着相机,走向街头,镜头随意对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镜头中有闹别扭后和好的恋人,有对残疾丈夫不离不弃的妻子,这让人赞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舞台中演绎着独有的故事,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彩,都值得旁人敬畏,思忖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来自己也算是有故事的人,回首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年,浮现在脑海的是一副副景色迥然的旅程风景画,它们或是激流勇进的逆水舟,或是静谧优美的乡村路,或是悲怆苍凉的行侠客,每份经历都如珍似宝,陪伴着我一路前行。
 
阴差阳错的邂逅

青春懵懂时的我面对家人对于未来的提问,我总是斩钉截铁又义愤填膺的回答:“让我做什么都行,反正不当老师。”还记得当时我的理由很简单:老师要和人打交道,与有着高级智商复杂感情的人打交道,让人感到无法控制,相比之下与机器仪器打交道则简单的多。但是因为高中时成绩前后徘徊不定,班主任老师建议报考分数相对低一些的师范院校,此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好接受老师的“稳妥之策”,后来果然应验,我的成绩在师范之上,普本之下,记得老师非常得意,我却有几分不服,跟老师说“如果我报普,也一定能考上”,这句话一直烙印在我的记忆中,它代表了一种少年的志气与轻狂,对命运的不服与挑战,或许它也是我在以后工作生活不安现状的动力,拼搏向上的源泉。

之后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锻造,我在学业,思想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带着对工作,对社会的向往,我走到了择业的十字路口,面对众多的选择,我信奉着“父母在,不远游”,我是家中的独女,是父母全部的依赖与希望,他们无言的期盼与关爱召唤着我回来,尽管他们说工作让我自己定,愿意去哪就去哪,但当我们当地的高中去我校招聘时,父亲第一时间通知到我,就这样我正式的走进曾最抵触的教育行列。

心系自由的飞翔

接下来是接受教育洗礼的三年,从学写备课本开始,我不断地学习教学的各种手段和技巧,凭着一腔热血和本原的真诚,我开始认真的教起书来,其间自然少不了老师们的指点迷津,少不了领导们殷切期待,更少不了学生们的非暴力不合作,还有我自己成绩不理想时的低落与沮丧,那些令人感怀人激励了我,那些令人忧虑的事磨练了我,最终我以高分突出的优异的成绩向我的学徒生涯交了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与赞许。

这宝贵的三年,让我成长起来,让我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教师,让我的心变得坚强与勇敢,但是三年中身体的辛苦和精神的压力也给了我不小的折磨,我似乎有些怀疑我应不应该属于这里,我期盼着有一片天地可以让我尽情地张扬个性,有一个舞台可以让我尽情地挥洒智慧,就在这时,我的好朋友向我描绘了她们的大学教育生活,无需朝早夕晚的坐班,更没有披星戴月的执勤,教师教学与学生成绩的分离,时间充裕形式多样的课堂,这些像蜜糖一样包围了我,诱惑着我,我感到了一种挣脱束缚的渴望,经朋友的引荐和一轮试讲面试,我成功地搭上开往自由的列车。

毅然无悔的圆梦

果然大学的教育生活让我如鱼得水,让我享受了自由之美;一次近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让我可以把课堂变成话剧的殿堂,可以把教室变成观影的乐园,可以把讲台变成我的表演舞台,一节课下来,直讲的激情满怀,双颊飞红,让我真真正正地爱上了教学,让我觉得我属于这里,加上在讲课比赛中的获奖,及督导,领导的赞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就这样时光又过去了三年,三年中教学上遂心如愿,但总有一种不安令我如芒在背,如刺哽喉,每当老师们聚在一起讨论科研、论文、出书等话题时,我就会惶恐不安,我怎能只满足于教学,专业发展怎能停滞不前,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反复权衡后,我毅然决定重返校园,接受更高等的专业教育,让自己重新装备,焕发新的生机,能支撑我一路走下去的还有我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在大学时考研失败,之后由于亲人病故,我就无缘再考,这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这次我抱着极大的决心和努力,追求着我的理想,经过近一年的苦修,我终于圆了全日制研究生之梦。

潜心修业的安定

    三年的校园生活充实而快乐,我是多么珍惜这份迟到了的学缘,课堂上我认真的听课,思考,课堂外经常与书为友,与文为伴,三年里从语言理论,科学实验,统计分析等方面得到的全面的发展,语言水平也得到长足的进步,经历了翻译,出国英语培训等新的领域的实践,对教育教学有了深一步的认识与提高。

    毕业前夕,面临再次择业的选择,我经常地扪心自问,或与家人朋友坦诚交流,我到底想从事什么职业?在众多的可能与追寻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教书育人,这样的选择已不是当初的无奈,也不是后来的向往,而是一份心无他顾的坚定,是一种心灵上完满的归属;这样的选择已超脱了当初的身陷与逃离的纠结,是一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与回报,于是在大学毕业的十年后,我重新投入到教育中,并且选择了更需要高素质高质量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坚实的英语基础,让更多的孩子自觉自愿的习得英语,让他们因学习英语而快乐,因学习英语而自信,希望自己能够厚积而薄发,潜心以修业,早日实现成为教育家的梦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