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写给实验室师弟师妹的三句话

2011-05-12 23:07 · Liangt

硕士博士一晃6年过去了,最近陆续开始着手毕业前的“序列事件”,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论文送审、准备答辩幻灯等。当然,答完辩也就意味着博士阶段研究的终结。虽然以往很多毕业生也是经历着同样的程序,但轮到自己毕业时还是小心、认真地留意着这些程序中的一个个小细节。不是怕疏漏,而是怕万一哪一

硕士博士一晃6年 过去了,最近陆续开始着手毕业前的“序列事件”,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论文送审、准备答辩幻灯等。当然,答完辩也就意味着博士阶段研究的终结。虽然以往很 多毕业生也是经历着同样的程序,但轮到自己毕业时还是小心、认真地留意着这些程序中的一个个小细节。不是怕疏漏,而是怕万一哪一步做得不好,即使不会影响 毕业,也对不起这六年的寒窗苦读。要不然怎么说人就怕认真二字,我这一认真,就差点让新接手实验室研究生日常管理的一位工作人员有点受不了。可能在大部分 人眼里看来都是按部就班的常规,如事先填好答辩评委的意见,在我看就当成笑话提了出来。谁叫我那么没毕业经验呢……

这一篇不是写给师弟师妹的话么?怎么那么多废话!赶紧言归正传、切入正题!

现 在实验室里的师弟师妹,有大约一半已经叫不上名字了。近一两年有太多新面孔进了实验室,所以不知道称谓,也就不用称呼了,但用“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又太笼 统显得不尊重,所以干脆省去,言者无心听者也别有意就行。这里还要顺应本实验室的口号“不分硕士博士只看能力”,不分师弟师妹是博士还是硕士了,而且干脆 连能力也不分了,因为百度百科定义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是可以创造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想,没有拥有不了的能力。所 以首先要对师弟师妹说的话要卖句洋文了:“Believe yourself!”我们来这个实验室 之前的背景各不相同,如果没来这个实验室,甚至如果没上研究生,现在我们肯定也会出现在其他某个地方,发挥着我们的聪明才智。这个年代,讲实话能活这么大 还称霸在校园里,我们就挺不容易的(学校子弟除外)。但刚入实验室的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担忧:做自己完全没经验的科研,我行不行?我还见过患有“实验 失败恐惧症”(自创病名)而根本没办法进实验室的,当然那是极端。我要告诉你们,科研的过程基本是踩着高高堆起的失败的尸体一步步走向高处的。这个比喻虽 然有点恶,但大家都是学医的就无所谓了。要敢于面对新的环境、实验台,巧于跟师兄师姐学习科研的流程,最重要的,make a dive for the scientific world。这“一头扎进去”不要带半点犹豫和害怕,要有每天早上起来对着太阳大声说:“失败,我来了!”的心态(为啥对着太阳说,各自理解!)。有这样的勇敢和坚持相随,不自信便永远不会靠近你。

既然第一句卖了洋文,第二句话说中文似乎显得江郎才尽得太早,那就再来一句:“Be Yourself!” 这一句理解的角度也可以很多样。生在一个超级多元的社会里(学校当然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免处处被世俗的观念和环境冲击。这些冲击可能来自亲 人、自从小学至大学的同学、曾经单位的同事等等,时不时让我们在想上这个研究生划不划算。但别忘了,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毛主席不是教导咱们“干一行爱一 行”吗,这会儿可不能因为这一行辛苦、不实惠而黯然。作为祖国复兴时代(虽然这个复兴可能要持续到咱们头发花白的时候)的研究生,尤其是坚持到博士阶段的 人,我坚决认为你们是幸福的、让人羡慕的。当然有些人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不会说出来,要不然那些没上成的就成了不幸的了。我们的幸福就在于能让自己的 聪明才智与代表勤奋程度、智商水平的证明——学位挂起钩来,而没走过研究生阶段的人或许是和他们财富、人际和社会经验等挂钩。既然你选择了向高学历、高层 次迈进,就不要左顾右盼其他世俗的目标,躲进小楼成一统,一心只读圣贤书(这错搭还不赖吧)。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能够驾驭科学的方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时, 你内心的充实程度已经大大超越驾驶豪华游艇徜徉在海湾、但心里还在担心所持有的股票贬值的富翁了,因为知识永远不会贬值。当然,神马钱不钱的对你来说也立 刻都是浮云了。另插一句无关的,宝宝总理说要大力提高百姓的幸福感,所以我这么理解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第三句,也是比较没那么鼓励性的一句话了,就是:“Find yourself!”这一句所反映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决定了前面两句话存在的意义。如果这层意思比较复杂不好一下子讲明白,那就简单地先让我们问一下自己:我们当初是为什么上研究生呢?理由可能各种各样,但我想以“想从事X方 面的科学研究”肯定不会是大多数人的答案。但法不择众,而且既往不咎,反正大家都通过刻苦学习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又刻苦学习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后, 进入到自己导师的或者别人的实验室。这个时候就不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到这里了。就像你和被介绍的对象第一次约会时,你不能还在脑子中反复发问:我是要干 嘛?这个对象其实就是科学研究。如果说从小立志当科学家、展现科研兴趣和才华的人是与她早恋,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经介绍才与她认识的大龄青年。经过研究生 阶段或热恋、或苦恋、或平淡无奇恋、或大悲大喜恋、或一波三折恋等等,你要知道自己今生是否愿意与她走进殿堂,还是只做一回普通朋友,把美好或痛苦回忆留 在风里。

当 你历经千辛万苦努力追求这位美丽的天使,坚持忠贞的操守、付出扎实的劳动,你会发现她已经驻扎在你的内心与你的成长相伴,而不是在哪一个具体的实验室中。 而如果没有真心对待这位天使,只是一味利用她为你的毕业铺路,甚至为你今后的发展垫些老底,恐怕她也不会真心地为你奉献很多有用的东西。当然我也不是说不 喜爱、不终生从事科研就不好,而是至少应该在读研的这段时间内,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并尽力做到极致完美。在广泛、充分地吸收专业领域进展的基础上, 凭自己的眼光判断好的研究和差的研究,不要受具体环境和具体人的影响,这也是今后能否独立开展科研的必备要素之一。

讲到这里又要提起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那句名言:“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把事情做正确。”领会这句话的意思需要时日,更需要勇气,这勇气是用来否定自己和别人的。现在我们这个实验室太需要有人站出来否定了,诸位可知我当年硕士刚进来在labmet上观战几位师兄pk时的愉悦和兴奋,那可根本不是高年资对低年资者的显摆般的训话和后者无条件的服从,而是真正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上、在选题方向上而不是细枝末节上的据理力争、彻底PK,不管这个题目是怎么定的、有什么利益背景。随着几位激情师兄相继毕业,这里的labmet开始静悄悄了起来,甚至现在常规性开场白、考勤通报也能占头15-20分 钟。因为快毕业卸任课题组长,摆脱了“圆桌”而与师弟妹坐在外围“板凳”,我才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先我以为大家不提问是因为没怎么认真听课题汇报,现 在我发现大家都听得挺认真的,至少眼睛都直勾勾盯着幻灯屏幕。这就让俺纳闷了,难道咱们的课题汇报就这么天衣无缝,取得大家一致认同?呵呵,玩笑话归玩笑 话,真心祝愿大家能在labmet里里外外都能find yourself,直到知道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真正在参与labmet了,不管是在听还是在言。

闲 来写了这么一大篇,应该符合自己平日见人就聊上个把小时的个性,但实在不忍骚扰本已十分忙碌的师弟妹们,就以此文作毕业前的牢骚话吧。此外,这里基本是针 对科学型硕博生,近年开始大行其道的专业型研究生可能比较少涉及这些方面的问题。有科学型的人羡慕专业型的,我只想说,冲着这名头,咱就续了上辈子跟科学 未结的这份缘吧。

 

 

如果你爱自己,就去做科研,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自己,就去做科研,因为那里是地狱

 

唐亮

五月十二日

于西安

附上硕士时照的实验室组图,待腻的实验室中也有美值得发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