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iPad火爆,海关强行插入分一杯羹:八月,海关总署颁发54号公告,对入境旅客携带超出5000千元的物品征税——规定普遍被解读为专门冲着目前流行的苹果iPad而来。事情背景是,iPad虽然在中国大陆境内制造,但总是境外率先上市,而且价格比境内便宜不少。遵循趋利避害的天性,为兼顾尝鲜和便宜,苹果控们纷纷去香港亲购,或者通过网络从境外代购,规避了关税,形成一个颇为火爆的自由市场。
第二回:仿真模型,钞票版四两拨千斤:海关话音刚落,规避这上千元高达20%个人物品税的方法就应声在网上露脸了。有商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低科技的iPad仿真模型,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在海关检查时“可显示开机Logo及电量不足。先请香港朋友买好iPad,并告知机器型号、代码,就能定制印有相应编号的模型并在海关登记后出境。”出境用仿真模型申报,回来就是真机了。只需花40元买个模型,即可省下1000元关税。
第三回:。。。。。。
总之,猫和老鼠的游戏很有意思,基于人们同情弱者的特点,旁观者的心态是希望猫永远抓不住老鼠。从“避税大杀器”iPad仿真模型迅速问世,可以看出山寨文化在国内的正在发扬光大。群众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尽管此物件的科技含量不高),并且国人总不把法规当回事,所以海关想在蟑螂腿上劈瘦肉,看来比较难,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