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还是简单点好

2010-12-11 07:19 · KONGX

成功的科学家必须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成功的演讲不仅能展现严谨的思维,宽广的学识,更能体现人格的个性魅力。这个星期,有机会听三个学者的讲座,分别是Shahin Rafii,Xiaodong Wang和Martin Chalfie,从三个人研究的系统来看,一个比一个简单,Shahin

成功的科学家必须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成功的演讲不仅能展现严谨的思维,宽广的学识,更能体现人格的个性魅力。这个星期,有机会听三个学者的讲座,分别是Shahin Rafii,Xiaodong Wang和Martin Chalfie,从三个人研究的系统来看,一个比一个简单,Shahin研究老鼠,Xiaodong 研究细胞系,Martin研究蠕虫。

Shahin研究毛细血管微环境中对干细胞分化的作用,一个小时的讲座涉及血管和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多种过程,他的研究中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肝脏再生的能力。Shahin的研究涉及发育过程中很多细胞之间的作用,就是细胞培养也是

Xiaodong研究细胞系,缺乏PTEN的细胞存在大量的ATP降解,用一些不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分离3个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蛋白,并研究三个蛋白的具体作用,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前期临床研究。

Martin研究的方向最简单,就是为什么用个小棒棒碰碰小虫虫,虫虫会动。他的讲座题目类似于“你知道虾在哪里放屁吗?”。他的实验室就是要搞清楚小虫虫动的细节,发现那些情况下小虫虫不会动,这些小虫虫带有什么基因的缺陷。

他们的研究都是跟我的研究领域相聚甚远,但是讲者的技巧却能让人跟着他们的思维在动,不过三个人都有明显的不足。三个人中,Shahin的思维最分散,也许是因为介绍几篇文章,所以很多研究之间是不连贯的;Xiaodong的英语最差,幻灯也最不具艺术感,而且感觉没有做好讲座的准备,有的幻灯要停顿一下才开始讲,不过Xiaodong的幽默感最强,而且联系到中国国情,把研究生培养跟ER stress挂钩了;Martin的没有说出他做的研究有什么意义,感觉是为了科研而科研的,可能他也不要明说。

三个人毫无意外的都清楚的记得哪个同行做了什么工作,而且在汇报中都点名道姓的说出谁的实验室做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三个人毫无意外的从现象研究本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Xiaodong和Martin的思维活动表述的最清楚。

感觉,研究的问题越简单越好,回答也要越简单越好,最好是Yes或者No,研究的简单程度也跟这三个人目前的科学位置相关,第一个是HHMI,第二个是HHMI+Academy,第三个win Nobel prize plus a lot。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