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5)——长路漫漫蒙古行

2010-12-27 01:03 · maocaowu

长路漫漫蒙古行

蒙古之路上随拍

(文中引用多名队员的照片,特别致谢)

2009年的蒙古国动物考察,中方9人(图1)。老大是德高望重的能乃扎布老师,他似乎有语言天赋,蒙古语(新蒙语)流畅,俄语也好,中文就更好了。蒙古是尊老的国家,队伍中能老师年龄最大,说话很好使,蒙古人喝醉了也听他的

图1 中方队员

小林是中方队伍唯一的女生,能老师的关门弟子(能老师还有带研究生的机会,就看他乐意与否)。她来蒙古做自己的硕士论文,兼任能老师的秘书。

包老师做第二翻译,他来蒙古多次,2009年又来做项目,被我们抓差,做翻译。他机智幽默,给队伍增添了许多快乐。考察快结束的时候,我问他回国最想干什么?他说最想吃西瓜。行程25天,别说吃西瓜了,见都没见到一个。2010年,包老师工作太忙,没再参加我们的考察,很遗憾,大家都很想念他。

其它几位都是好兄弟,吃苦受累,无怨无悔,使2009-2010两年的考察取得巨大成功。一路上,他们受了许多罪,流了许多汗。但,他们为博物馆争了光,为动物所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光。回首往事,问心无愧!

2009年考察了蒙古的东部,最远到了中蒙边界哈拉哈河。2010年在蒙古中北部,色楞格河流域(图2)

图2 考察路线示意图


 

刚出乌兰巴托,路尚好,笔直的路,通向远方(图3)

图3 郊区公路

 
 

敖包旁休息(图4),出发时配备物资很充足,大家中途加餐,还喝了几口酒

图4 休息


 

离开大公路,进入草原路,不过路很平,一点也不颠(图5)

图5 草原之路


 

到达Khuhnuur保护区(图6),连日阴雨,冷。6月底,大家把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小白还穿了羽绒服,仍不觉暖和

图6 保护区,成吉思汗登基处


 

此地工作4天,离开了。土路被水浸泡多日,稍有上坡车就打滑,起初觉得推车很好玩(图7),毕竟多年没有干过这活了

图7 推车

巡洋舰是开路兵(图8),司机巴图那仁基本可算蒙古的GPS。更老道的GPS是开绿色吉普的司机陶高其,满载炉灶、锅碗瓢盆等物资,从来没有迷过路,并且我们迷路的时候,他还能回过头找到我们(记着:蒙古草原上是没有手机信号的)。

图8 陆地巡洋舰(Land cruiser)


 

路很长,当走到前面的山坡上,看到的仍是同样的景象,路,很远很长(图9)

图9 长路


 

雨天在土路上行车很困难,松软的老路不好走,另开新路要好些(图10)

图10 泥路


.

路上不断涉水,越野车问题不大,中巴车有些困难。我们拿木棍垫了泥巴路,但司机仍感到不保险,挑一处浅水滩开过去了(图11)

>

图11 过溪流(陈付强拍摄)



.

半路上遇到一处房子,明显是俄式建筑,可能是检查站之类的,但似乎已经废弃了(图12)

图12 房子


 

艰难地到达Batshireet 地界(图13),稍作停留,商量着住在该县城算了,目的地Binder今天肯定到不了

图13 路标

在Batshireet住了一晚,次日天晴了,路好走多了(图14)

图14 路


 

附近的河水还没有退,没有桥,趟过一条较深的河,越野车先探路(图15)。中巴车捏了一把汗,最终过去了

图15 趟水过河


 

在路上,看到骑马的人很多(图16)。国庆快到了,赛马是国庆最重要的比赛项目

图16 骑马人


 

路过一座木桥(图17),这里似乎没有下过大雨,河中没有水

图17 木桥


 

我们迷路了,陶高其追上我们,开吉普车把大家引向正道(图18)

图18 开道

上游的洪水下来了,Onon河水猛涨。我们坐很原始的轮渡过河(图19),传没有动力,靠水流和舵到达对岸。过河后在第二站Binder扎营

图19 渡船

树长大了,遇到灾害,死了。半山上,大树活起来很艰难(图20)

图20 枯树

.


.

蒙古族,好像天生就会骑马,包老师骑马一点也不亚于当地蒙古人(图21)

图21 骑马


.

在Binder停留三天,晴,每人每天采上千虫子,是上一站的四、五倍。大获全胜后赶往第三站Dadal。路仍是土路(图22),但晴天,好很好走

图22 路


 

尘土飞扬(图23),三个车不得不拉开距离前进

图23 尘土

 

 .

在Dadal,两个晴天,最后一天暴雨。出发时,再看Onon河,都没了小树顶了

图24 涨水的Onon河


 

路上,积水很多(图25),大家没少推车,鞋子上全是泥巴

图25 积水之路


 

年久失修的木桥,已经不能过车了,车在便道上前进,并越过水坑(图26)

图26 木桥

 

 .

计划第四站Bayandun,但没有赶到,半路在Sergelen县城的学校里暂住一晚。终于又见晚霞(图27),天晴了,好运又会来到

图27 晚霞

 . 

.

第五站是乔巴山Choybalsan,前苏联在此驻扎很多军队,遏制东方,至今空空的营房仍在,地上还有许多废弃的铁丝网。我们在此停留两天,克鲁伦河边,捉到无数甲虫。接着,赶往哈拉哈河,路好多了(图28),我们的中巴可以50~60迈的速度前进

图28 路

 . 

.

路边,有整齐的牧草(图29),沿途蒙古包很少。这里是保护区,黄羊成群,飞速地在我们车前跃过。路好走,我们心情也舒畅

图29 路和牧草


.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到达一个边防检查站(图30),当兵的折腾我们两个多小时,登记证件,收取费用。我们百无聊赖,又不让随便照相,便偷偷拿出相机,拍夕阳(图31)

办完事,天已经黑下来了,当兵的看我们可怜兮兮的,就允许我们住在他们的军营里。能老师和女士们有3张床,其它人打地铺。早晨,站在院子里的石头堆上,我们能接到中国移动的信号,虽然十分微弱,但总比没有强,小白的手机能上网,我们各自查看了email信箱

图30 检查站


 

图31 夕阳



.

图33 贝尔湖Bayr


 

图34 鸟蛋


 

继续前行,遇到另一个湖(图35),很美。我开始找虫,但水生昆虫很少,湿透了裤腿才捞到几头,离开了

图35 路边小湖


 

快接近哈拉哈了。这地上的坑(图36),成排,有层次,方圆几公里有无数个这样的“弹坑”。蒙古人说,它们是60多年前抗击日军时挖的地面防御工事,摆放大炮、伏兵藏身用的。岁月流逝,坑已慢慢变平

图36 防御工事


 

又经过20多公里的奔波,道路上的草垄(图37),不时托我们的车底,司机咬牙急速前行。中午过后,我们终于到达第六站哈拉哈。河水不大,很清,在岸边我们挖了一个小坑(图38),取水用

图37 道路

图38 哈拉哈河

哈拉哈郊区,有一座雄伟的英雄纪念碑,苏军帮助修的,纪念在哈拉哈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成千上万烈士

图39 远眺纪念碑


.

三天后,离开哈拉哈,转向西南方向前进。又是迷路,吉普车领头趟草原,开出一条处女路

图40 车印


 .

登上锡林包格达山(图41),南边就是中国。蒙古人说这里离边界只有几公里远,但我找不到中国移动的信号

图41 山上的敖包


 

继续赶第七站Erdenechagan,夜已深,我们仍在路上。见到一处雕塑(图42),GPS说离目的地不远了

图42 雕塑


 

Erdenechagan稀里糊涂睡了几小时。次日,7月11日,蒙古的国庆节。考虑到环境单一,采集效率可能不高,我们决定不在此地停留,赶往环境更好的下一个地点达里甘嘎Dariganga。

达里甘嘎,有山、有河、有湖、有草地、有沙漠,理想的采集地(图43),我们在此又是大丰收

图43 通往神山的路


.

国庆节在此补上,中方买一只羊犒劳大家,找柴做饭,饮酒吃肉,参观景点(图44),并快乐地采集着标本

图44 雕像


 .

 达里甘嘎停留三天,考察接近尾声。我们向温都尔汗Ondorhaan进发,土路几近结束(图45),好路接着来临(图46)。

图45 土路


 

图46 砂石路

虽然路逐渐变好,但我们的车太不争气,磨损20多天,轮胎彻底抗不住了,一天一夜连爆六、七次胎,修修补补,艰难赶路。在凌晨3点多的时候,又爆胎,胎已经无法再补,大家彻底绝望,马路边睡觉了(图47)。

20天,又见柏油路面(图48)。实际上,昨夜离温都尔汗只有5公里,过了桥就到了(图49)。

图47 困在旅途


.

图48  高速公路



.
图49 桥


.

温都尔汗只停留半天,我们赶往巴嘎诺尔Baganuur(图50),这里离乌兰巴托很近。晚上,我们中方没有任何准备,蒙古人点燃起篝火,欢歌笑语,驱赶旅途劳累(图51)

图50 通往巴嘎诺尔的路


.

图51 篝火

 .

.

次日,收拾行李,返回。翻过一道山梁(图52),进入乌兰巴托市郊区

图52 乌兰巴托

 .

.

乌兰巴托停留三天,我们又在附近采集两天,并办好标本出关手续。回到二连浩特(图53),切身感觉到:内蒙的路,走着舒服 

图53 恐龙之乡二连浩特

 .

.

2010年的蒙古考察,队伍更加壮大,中方14人,整个队伍26人。所长在乌兰巴托的蒙古包里设宴接风(图54)

图54 郊区的蒙古包


 

能老师带大家转敖包(图56),期待一路好运

图56 敖包


 

最后一缕阳光(图57)

图57 夕阳


 

无法太晚,没法赶到第一站。我们天黑时在一个小山坡安营扎寨了,几个队员捉虫到凌晨2点,几百虫子收入囊中。次日,仍不断遇到修路处,丰田V8后轮飞速转动,尘土翻飞,差点丢人没过去那土坎(图58)

图58 奋力过坎


 

大路弯弯(图59),蒙方告诉我,快到第一站Ogii Nuur

图59 弯道


.

湖 边住下,天刮起大风。队员风中支帐篷,小陈的帐篷没拿稳,“骨碌骨碌”被风卷着走了,他奋力追赶。无奈草原上毫无屏障,越追越远,看着小陈的身影渐小,司 机赶快开丰田车追了过去。两公里后,帐篷幸运地挂在一个小树枝上。回来,气喘吁吁的小陈说,一个帐篷里要睡两个人,要是他一个人的帐篷,早就放弃不追了

一场大雨过后(图60),很冷,天晴了,风停了,湖边夕阳无限好(图61)

图60 风雨过后的营地


 .

图61 湖边夕阳


 

打渔的张老师下了网,鱼出乎意料地多,放生了大部分(图62)

图62 打渔

 .


 

到附近的额尔浑河捉虫、打渔。晴,暴晒,我们下河洗澡,张老师以水浇头

图63 洗头

.

两位老先生,都是研究蝗虫的,名字都含“扎布”。学生们用打了湖水放在他们的帐篷边,供两位起床后享用

图64 互助


.

三天后,我们转向北部,到达包尔干Bulgan,一个中等城市,新修的公路特别好(图65)

图65 新公路

.

.

昨日在Ogii Nuur,阳光太足了,两位搞鸟的露天工作,一个皮肤过敏,一个眼睛轻微灼伤。好在有眼药水,坐在草地上使劲滴(图66)

图66 滴眼药


.

买过羊肉、酸奶,赶往住地。遇到一阵狂风,似乎大雨又要来临了,远处的马群在奔驰(图67)

图67 草原马群


.

到达住地,包尔干附近的一个度假村,大家摆上长桌宴,可惜食物不多,奶茶,花卷(图68)



.

床位不够,三兄弟躺在地板上睡觉,已经多次,习惯了(图69)

图69 席地而卧


.

捉耗子的杨老师也有了收获,坐在草地上细致测量(图70)

图70 测量数据




.

离开了Bulgan度假村,沿途白花很多,象野胡萝卜。路,时而尘土飞扬(图71),时而干净无痕(图72)。

图71 路、花和尘


图72洁净的森林


 

Bulgan市内的超市里(图73),又补充许多物资,这个超市没少挣我们的钱,单是酒就买了几万图克(人民币300多元)

图73 超市



.

到达Hutag Onder,色楞格河Selenge旁,我们驻扎3天,捉鱼,捉虫,烤鱼,烤肉。临走时,车一头扎进泥坑,费了好大功夫才弄出来(图74)

图74 陷车(贾陈喜拍摄)


 .

出来后,继续向北赶往第四站Teshig(图75),在河边住下。V8在半路也坏了,拖着过来的,但几个司机神奇般地把它修好了

图75 通往Teshig的路

 .

Teshig,甲虫不少,临近俄罗斯了,晚上有点冷。杨树很大,但不多,稀稀拉拉几颗

图76 大树


 

又是国庆节,我方买一只羊庆祝,吃肉,喝酒,摔跤(图77),摔跤冠军奖励5000图克(合25元人民币)。敬酒,一个也跑不掉,不会喝的少喝(图78),会喝的弄醉

图77 较量


 

图78 老先生给姑娘敬酒


 

狂欢之后,次日离开Teshig,走了50公里长的蝴蝶谷,路很差,人烟稀少。车过去,惊起成千上万的蝴蝶(图79)。

>

图79 蝴蝶围着汽车转


.

到达山顶的时候,

图81 憩息

这段路程不远,我们下午到达第五站Hyalganat,又是色楞格河边。司机们停下车一溜烟就不见了,都到附近的蒙古包看全国摔跤决赛去了。队员们在处理标本(图82)

图82 处理标本

蒙古的加油站(图83),没有中国的豪华,一个小县城往往只有一个油站。加上油即可,我们的要求不高

图83 加油站

Hyalganat停留三天,晚上色楞格河边诱集虫子,虫太多,最后只得挑好的装瓶。

离开此地,赶往第六站Zeelter。路上遇到泉水,大家洗漱完毕,拿着空瓶灌上水继续赶路(图84)。沿途风景很美(图85)

图84 小憩

图85 森林

走没多远,我们的车剧烈颠簸一下,一个似铁轮盘的零件飞出几十米远。司机马上停车,找到飞出去的零件,再朝车下一看,传动轴断掉了(图86)。这次修车动作很大,司机们抬出发电机,拿起电钻(图87),2个多小时后,车又能走了。

图86 故障(白明拍摄)

图87 修车

离Zeelter只有50公里了,暴雨。V8接连打滑,后边的车不敢轻易走正道,而是在路边的草上走,慢慢前进(图88)

图88 在路上

旁晚的时候,终于到达Zeelter,这行程,太磨练人了。边境小镇,小旅馆住不下我们这么多人。正在作难时,一个好心人看到我们,把我们带到他们家看看,能够住下,他赶忙收拾家中凌乱的东西。大家靠在车边等待(图89)

图89 到达Zeelter

三兄弟又睡地板了,这次更惨,路上大雨把车顶的一些睡袋淋湿了,小石没要睡袋,和衣而睡(图90)

图90 睡地板

Zeelter的密林,走在里面真有点恐怖感(图91)

图91 小径通幽

大杨树上,倒挂一个啤酒瓶,稍微拧开瓶盖,水自动留出来。小发明不错,洗手方便多了(图92)

图92  自来水洗手

从Zeelter赶往恰克图,也就是Altanbulag,前半程仍是土路(图93),暴雨追着我们下,路上水坑能躲过就躲,躲不过的就直冲过去(图94)

图93 土路

图94 水坑路



终于又上了柏油路,到Sukhbataar,一个大城市(图95)。第七站Altanbulag不远了,还有20多公里

图95 城市

我们住在Altanbulag东南10公里的一个湖边,度假村。湖边风景秀丽,落日很美(图96)

图96 大湖落日圆

Altanbulag海关的一个工作人员,原是蒙古植保所职工。我们到来时,他们请了中午饭,第二天又送来一只大羊,做了顿香喷喷的石锅肉。说句当下的流行话:大家吃得太给力了(图97)

图97 肉是大块的香

站在Altanbulag边境的山头上,看着色楞格河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流淌(图98)

图98 俄罗斯境内的色楞格河

离开Altanbulag,赶赴最后一站Bornuur,翻山越岭(图99)

图99 爬坡

再次走到柏油路上(图100),高兴的不只是司机,队员心情更舒畅

图100 南北大公路

快到Bornuur时,老爷车终于发力,一马当先,急速冲到了软软的草地里,不走了。我很担心这次车弄出不来了,因为人踩地面都觉得软绵绵地,草地下面肯定是淤泥。但架不住人多,生拉硬拽,终于出来了(图101),很幸运 .

图101 推车

Bornuur是植保所的试验站。考察临近尾声,本来所长是安排大家来此地休息的,但我们还是抽出一些时间,出去采了不少标本。这里河流不多,附近有一条小溪流,很清凉(图102)。我们挖了坑,洗了澡。女孩子们忍不住也去洗,野外,她们洗澡比我们困难多了

图102 涓涓溪流

羊肉要多少有多少。上午,所长将从近百公里外的乌兰巴托来慰问我们,先把肉提前炖好(图103)

图103 炖肉

打牌(图104),等待所长,干了20多天,该歇歇了

图104 悠闲生活

 

所长来了,带着饮料和酒,上午10点钟和我干喝,随所长一起来的人也纷纷和我干杯,12点多我就醉倒了,一直睡到次日5点,近十七个小时,把平时三天的觉都睡完了。所长还没倒,光着膀子,拉手风琴给大家助兴(图105),这是他的绝活。不过后来他说,下午上车后他一觉睡到乌兰巴托才醒。

图105 绝活(陈军拍摄)

拉了一拖拉机的柴,点起 熊熊的篝火,庆祝我们的胜利,期待着明年考察会更好(图106)

图106 篝火(尹祚华拍摄)

2009年和2010年,每年都是25天的野外生活,大家走的很辛苦。所长的一声问候,消除了多日的疲惫

我总在想:国家动物博物馆,就是要走出去考察采集,不仅是国内、更是国外。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只要我们认为是对的,就一定要走下去。积累标本,获得数据,为科学服务,为科研一线人员服务,是博物馆的宗旨,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希望多年后,仍依稀记得:曾几何时,在那遥远的蒙古国腹地,有一支中国队伍,在苦苦征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