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春林教授最新文章解析民族植物学

2011-07-01 10:17 · winds

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及德昂族部分重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云南植物研究等杂志上。

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及德昂族部分重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云南植物研究等杂志上。

这些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龙春林研究员指导研究生唐贵华等人完成,其中龙春林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植物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植物系统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德昂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南地区,是中国古老的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德昂族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传统知识。

在最新的文章中,龙春林研究员指导研究生唐贵华等开展了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调查整理了92种德昂族民间药用植物,隶属54科87属,其中有23种从未在任何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文献中记载过,并首次记录1种药用植物的新的药用特性。

龙春林教授的研究组在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德昂族部分重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例如,苎叶蒟(Piper boehmeriaefolium (Miq.) C. DC.,胡椒科)是一种德昂族药用植物,当地人将其根切成小片,用牙咀嚼后可止牙痛,效果非常显著。研究发现,该民族药中含有大量的酰胺类成分。据文献报道,这些酰胺生物碱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从而验证了德昂族利用苎叶蒟传统知识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该植物中含有的生物碱1-[(9E)-10-(3,4-亚甲二氧基苯基)-9-癸烯酰] 四氢吡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苎叶蒟

苎叶蒟

作者简介:

龙春林 

1982.9.-1986.6. 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1986.9.-1989.7.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9.9.-2002.7. 日本歧阜大学农学部,获博士学位。

1989.8.-1992.1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92.11.-1995.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5.5.-1997.1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11.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批)。

1999.7.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创新基地组,组长、首席研究员。

2000.5.-2001.5.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和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作物专家。

2003.8.至今,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总工程师。

2003.10.-2004.-10.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助理。

2003.10.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 

民族植物学,植物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植物系统分类学 

获奖及荣誉: 

1.2005年,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新发展,获Society of Ethnobotanists的哈什伯杰奖Harshberger Medal(独立获奖人);

2.2006年,天南星科芋属的种质资源及分类学研究,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