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八九岁的样子,一日放学回家,看到一只野猫蹲在墙角,聚精会神,纹丝不动。于是,凑上前去观瞧。但见此猫,黑白相间,毛色光亮,刹是可爱。野猫是何等警觉,岂容他人靠近?但此猫看到我的到来,却仅仅挪动了一下身子,眼睛一直盯着墙角,欲走还休。我走到近前细细查看,原来,墙角有一个耗子洞,里面传来幼耗子的吱吱叫声。记得当时的口号是:讲究卫生,消除四害!于是,我找来一根棍子,抠那个耗子洞。由于墙体年代久远,土质已经酥松。耗子洞轻易地就被抠开了,一窝儿小耗子暴露了,估计出生时间很短,没有任何防范意识。而在我抠耗子洞的时候,那只猫,竞主动上前,用爪子协助,丝毫没有惧怕的感觉。此刻,一个不会放弃任何一次作弄野猫取乐的机会的孩子,和一个无比警觉绝不容他人靠近的野猫,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耗子--猫的食物--我的好奇的玩物,相互辅佐,惺惺相惜。结果是显然的,一窝儿小耗子成了野猫的美食。吃完耗子的猫,马上恢复了野猫的机警,再也不容我靠近。
呜呼!我感叹猫的精灵,也对那窝儿耗子充满愧意。小耗子是无辜的,也是可爱的,它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正是由于我的参与它们没有来得及享受生命。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的记忆,但总有些事情让人无法忘怀,催人反思。我应该帮助猫吗?我能真的解决野猫的生存问题吗?耗子是我们的敌人吗?面对自然的万物,是否人不应该干预得太多?自然的选择,是否反而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