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

2011-05-01 21:50 · DaCaiNiao

很老很老的一个故事了。大唐年间,有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年轻人,去做和尚,正好赶上老和尚要选接班人,就出了个题目。当时的首徒神秀,写了个偈子,自己查。这哥们说哥哥我不识字,别人来给我记下?于是,这就是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和尚一看,我靠,天才来了,

很老很老的一个故事了。大唐年间,有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年轻人,去做和尚,正好赶上老和尚要选接班人,就出了个题目。当时的首徒神秀,写了个偈子,自己查。这哥们说哥哥我不识字,别人来给我记下?于是,这就是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和尚一看,我靠,天才来了,好,给了个暗示,晚上弄自己屋里,面授《金刚经》,其实也就是瞎掰。最后给了他木棉袈裟,给了他《金刚经》,说跑路吧,等你想明白了,再出来混。于是逃跑,跑到南方,一过十二年。直到有一天,南方和尚们开学术大会,讨论有风吹幡,风动?幡动?于是挺身而出,答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于是成名天下。这个人后来死掉,其门人整理语录,著就一本《坛经》。这本经有多牛逼?佛教这么多经文,中国人自己写的,只有这么一本敢称为经。从此禅宗大盛。

很多很多年之后,有个书呆子,从小立志要做圣贤。你木有看错,他的理想职业是:圣贤。后来30多岁的时候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个道理,其实跟上面那个大和尚讲的是一个理儿,那就是悟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出世,后者入世。这个书呆子很牛,活着的时候能打仗,而且战无不胜,能从政,而且从不吃亏,能教学,而且弟子们人多有锦绣。这个人死后,门人录其语录,成《传习录》。其人近代的粉丝极多,如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以弱势兵力战胜俄国之后,旁人问他感受如何,则示以随身带的印章,上刻“一生俯首拜阳明”。此外就是蒋公介石,不但自己粉丝,还忽悠周围人都一块儿的粉,不粉不行。

当年进实验室,我老板就一直很强调悟性。开始不理解,后来书读多了,有了些阅历,也就逐渐理解了。何为悟性?与我而言,其实就两句话:第一,学什么像什么;第二,然后学什么都不像什么。有不理解的建议多读两遍《倚天屠龙记》,看看张无忌是怎么学的太极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