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印度开了场会。一个会而已,一个人一生大大小小的会总要开到连自己都记不清楚多少次,所以去开会这件事情,自然没有什么好写的。可于我而言,这个会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可写的。
首先,这是我出国开的第一会。研究生期间有一次可以去巴西的佛塔来萨开ISMB,当时怕路费太贵,就申请了1000美元的travel award,结果还给了。可后来具体算费用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要先到北京转机,飞到法兰克福,然后转机到圣保罗,然后再飞到佛塔来萨。一算价格,靠,3万多的人民币,就算有1K的美元资助,那也是要掏2万多美元。老板犹豫了很久,开始跟我感慨现在猪肉涨价了,亚非拉还有多少弟兄们在受苦,等等。咱可是好学生,立马说,咱不去了。老板于是很替我遗憾了一把,并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我的请求。再一次就是刚毕业不久,有一个可以去参加Gordon会议的机会。诸位,Gordon啊,这不是一般的会,应该是生物学最顶级的会议了,要求是进会场不能带笔,不能带纸,不能带照相机、录像机等,只能靠耳朵听,脑子记,因为会上大家都讲没有发表的东西。麻烦就来了。首先是办护照,好,两个月没有了。然后是邀请信,哦,这才想起来,我这个是网上确认了,没有正式的邀请函。于是写信去要。好,会议主席讲,我们这个会历史上从来不给邀请信,这次破例给一个。给了,预约签证,又两个月下去了。等到签证的时候,大家讲,不要写太多,当心被check。所以留了个心眼,只写Biology, protein这种不敏感的字眼。结果没用,签证官倒是挺客气,跟我扯了半天中国的风土人情,最后“卡”,盖了个check的章,我说你不能check我,你check完会也开完了。没用,回家等。好嘛,会议开始的那一天,终于有电话打过来,问我2007年1月到2007年7月这段时间在干嘛。我说,失业。人家说,啥?我说,你木有失过业?次日又来电话,说没有问题了,问我还去不去。我说这会都要开完了,我去个毛啊?要不怎么说美国人有素质呢,一点不生气,说,你可以一年之内来免签证费签证。瞧,是不是很懂礼貌?
自此之后,我对出国就彻底没兴趣了,以至于到最后我非常心理阴暗的关注起国外诸如枪杀啊,抢劫啊,之类的新闻。总觉得要是出国,没准被FBI或者CIA抓住毙掉了。虽然长得丑不是我的错,但是现到国外那确实不应该,云云。可是人生木有办法的时候很多,比如,不出去开会是不行的,评杰青认这个。我说那我班主任李老师不是从来没出过国,大家也认得吗?很鄙视的看着我,李那是特例,有本事你也弄个2%的产率发Science?想想,没这本事,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出国混资历吧。
好吧,哥在年初终于下定决心出国开会,虽然我的心态是阴暗的混资历。4月下旬的时候,请了台湾的一位老先生来访问,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其中一个事情,老先生跟我讲,科研就是好玩,同样出国开会也是玩,说我为什么不能轻松一点的心态来对待呢?我想想也是哈,反正生命在于运动,人生在于折腾(王文告诉我的),很痛苦也是要去开会,不痛苦也是要去开会,伸头缩头反正都是一刀,那还是开心点儿去吧。
旅途的事情就不讲了,到印度会遇到哪些地球人都会碰到的事情,我都碰到了,这个在网上搜搜就行了。我开会有个毛病,就是一般不去听会,大多数时间是宅在宾馆的房间里。奇怪吧?你要问,你鸭不听会,你去开什么会?呃,是这样的,一是平时一般比较忙,往往都是到开会前一两天,我才会抽出时间来做ppt。中文讲一般还好,可英文讲问题就来了,咱可是标准英语四级的水平,平时什么你好,谢谢之类的讲起来溜得很,正要做学术报告那真是惨不忍睹。人笨嘛,也有适合笨人的办法,比如,花点儿时间从早背到晚,三天之内背熟,这样就不至于丢人了。这次会总共三天,出发路上我就在背,正好报告是最后一天,所以基本上听听了自己感兴趣的,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背书了。国内开会如果用英文,一般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所以,各位同行,开会的时候如果没看见哥在听你的报告,千万不要发火,哥也不想丢人啊。
英文做报告哥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不紧张。第一天下午有报告,中午吃饭时遇到一个巴西的,刚做助教授,聊了聊,哇塞,做的很不错,说你的报告啥时候?我要去听。说下午,于是去了。这哥们上去之后,我就发现眼睛抖得很厉害,我怀疑,难道是吃咖喱吃的血糖浓度偏低了?仔细一看,靠,这哥们浑身抖的跟筛糠一样,再看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感情是紧张呢。不过到底是做的好,讲到后面有信心了,脸也不红了,人也不抖了。下来一问,哦,第一次出国开会,可以理解哈。哥第一次用英文做报告的时候差不太多,都是菜鸟过来的,虽然哥现在升级成了大菜鸟。
吃饭的时候大家是自助的围着一桌,反正瞎掰,完了人家就问我什么时候讲。我说下午讲。说一定去听,几个都这么说的。好,等下午开始,我是第一个,都过了20分钟了,才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主持人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这个,哥好歹是这个会场的说了算的),我一看就这么几个人,中午打招呼说来听的一个都木有来,叹了口气,说那就开始吧。好,刚开始讲第一个字,哗啦啦冲进来一帮人,说来的都来了。等到讲完屋里基本也差不多坐满了。下来之后问其中一个,是个法国哪个大学的副校长 (又是另外一个故事),我说我感觉不怎么样啊。他说,还好。
好,这个会就算是开完了。既混了我需要的资历,又很好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这个,实话实说,喜欢写博客的人都虚荣,装作不在意别人看不看,其实还是在意的。当然喽,不虚荣我写这些东西干吗?当然,这次的经历告诉我,国外还是挺安全的,虽然安检的手续实在是太麻烦了一点,老外是喜欢瞎掰的,尤其吃饭的时候,不是侃足球,就是侃喝酒。正好哥喜欢看《的士速递》系列,问法国老先生什么时候出5,说,这个比较困难,因为主角吸毒、贩毒加黑社会,现在正在打官司,想出续集比较困难。世事难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