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引物设计原则

2010-09-03 10:24 · hsm

引物长度 一般引物的长度为15-30 bp,常用的长度为18-21bp。过长或过短都不合适,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长度大于24 核苷的引物并不意味着更高的特异性,而且比短序列杂交慢,从而降低了产量。引物过短会引起错配现象,一般

引物长度

一般引物的长度为15-30 bp,常用的长度为18-21bp。过长或过短都不合适,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长度大于24 核苷的引物并不意味着更高的特异性,而且比短序列杂交慢,从而降低了产量。引物过短会引起错配现象,一般来说引物长度大于16bp是必要的(18bp的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只会出现一次)。

碱基分布的均衡性

同一碱基连续出现不应超过5个

GC含量一般40-60%,以45-55%为宜

•GC含量太低导致引物Tm值较低,使用较低的退火温度不利于提高PCR的特异性

引物Tm值

一般要求:55℃-65℃。

应尽可能保证上下游引物Tm值一致,一般差异控制在2 ℃以内。(引物的退火温度相差小于5℃一般不会影响PCR的产率,理想情况下一对引物的退火温度是一样的,可以在55℃~80℃间变化,有说接近72℃为最佳)

上下游引物Tm值与产物Tm值一般应控制在20 ℃以内。

引物二级结构

§引物二聚体(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

•尽可能避免两个引物分子之间3’端有有较多碱基互补

发夹结构(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3bp)

尤其是要避免引物3’端形成发夹结构,否则将严重影响DNA聚合酶的延伸。

(两项结构的能值以不超过4.5为好,引物中间或5’端可适当放宽)

引物的内部稳定性

过去认为,引物3’端应牢牢结合在模板上才能有效地进行延伸,故3’端最好为G或C。

现在的观点认为,引物的5’端应是相对稳定结构,而3’端在碱基配对的情况下最好为低稳定性结构,即3’端尽可能选用A或T(有说不适宜用A),少用G或C。

一般采用较低引物Tm值-5℃作为PCR退火温度。

GC含量太高也易于引发非特异扩增。

若模板不很清楚,引物3’端最后一个碱基最好为T,其次是G或C,而不选A,国外资料表明,当末位为T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引发链的合成,而末位为A时,错配时引发大大降低,G或C居中,可见,模板很清楚时选A可以提高特异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