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什么是科研,以及如何搞科研,很多学者大家都已经给出了很好的阐述。对于一个刚刚迈进这扇大门的小学徒来说,我想我是没有资格跟人谈论“何谓科研”如此高深的话题的。这里我想聊的只不过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点小东西而已(但愿不要玷污这份神圣)。
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主要源于最近刚听的一个讲座。对于生物学来说,虽然我们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但是很多方面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只不过使用的载体不同罢了。做报告的专家今年初刚在sciencesignaling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Apoptotic Cells Activate the" Phoenix Rising" Pathway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Regeneration)。先不说他们发现的这条途径在癌症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我更佩服的是作者" Phoenix Rising" 这个ideal的构思以及与整个story的完美结合。
" Phoenix Rising" 译为中文即“凤凰涅槃”。关于凤凰的传说有很多。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的名称。
作者借“凤凰涅槃”这个故事形象地解释了辐射后已死的细胞对未死细胞的刺激生长作用,给人很深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学者还用我国古代道家的思想联系生命科学,激发新的灵感。就像下图所示的一样,这“凤凰涅槃”是不是很像“八卦”呢?而这其间又有什么真正的联系呢?
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联想。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学者广博的知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想说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有的不应该单单只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见识,更多的,我们应该涉足一些跨度比较的的领域,比如文学,比如艺术。温家宝总理有一次跟大学生们聊起他会见钱学森先生时钱老的一些想法时说:“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学点文学艺术,激发创造灵感”。而钱老无疑是实践这句话的代表。
在很多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件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其实我们站在高处看,科研的同时,如果能发展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将科研与之融会贯通,何尝不是一件有趣而又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呢?
科研之外,多读读书,多做做其他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