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读博这些年(一)出发

2011-03-25 04:37 · huiee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过了25岁,眼中的世界将会有所不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总想用一种方式记录在异国他乡读博的心路历程,不为忘却的记念,那些人,那些事情,永远在我脑海中浮现。 先从那一年2008年说起。重发旧文...未完待续  

我的2008: 艰难中前行(有点长)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过了25岁,眼中的世界将会有所不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2008是很重要的一年,在我的2007年底的文章里也是这里说的,想想这一年的,不过就是硕士毕业和出国两件事情,也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但都是值得怀念的。

§ 毕业

1月2号 获省级优秀毕业生

3月5号 文章录用

5月10号 雅思考试

5月31号 毕业答辩

6月25号 学位授予

寒假归来数日后的某一天,2008年3月5号收到《微生物学通报》编辑的email说是文章接受了,心想这下就能拿到毕业证了。毕竟我对我的试验成果并不满意,至少与预期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还是在自己没有更深一步的研究,缺少主动做事做试验的feature,仅仅是以毕业为目标,很辜负老板和自己的期望。

总之,在西农呆的很郁闷(只要在西农呆过的人很少不这么觉得,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那时候还通过了CSC公派留学的学校初选,由于没有雅思成绩也没有认真的申请,那时候真有破罐子破摔的味道,3月20号是报名截止的日期,那天在学校网页上看到可能还有第二批的机会,还听说申请德国读博士不用英语成绩且不收学费,于是心想就找个德国导师试试吧,而且实在不愿在西农呆上10年,久啦,也倦啦,人生需要挑战。于是乎,报了5月10号的雅思考试,开始给德国老板发email,开始还是心虚发的导师都是搞植物病理或者天然产物分离,结果没有一个回,有一个回了一次就再也没有音信。后来就随便找几个其他方向比如生物合成或者组合生物合成的老板,那一天晚上发了5个老师,研究方向几乎都一样而且都相互有合作(因为我是在一个老板的实验室主页上找),第二天早上只有一个老板回了,就是我现在的老板而且也是我看的实验室主页的老板,最后我就来到了这里,虽然学校排名很低500开外,但是我喜欢换换空气的感觉,并且老板也不错。中间有很多的程序还是很麻烦,不一一介绍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telephone interview和推荐信。最终在4月15号左右拿到invitation letter,算是初战告捷。

然后是5月10号的雅思,5月19号的论文,5月31号的答辩,一字排开,忙的不亦乐乎。那时候边写论文边学英语大概不到2周,而且临近毕业极端浮躁,口语几乎从来没有跟别人练过就匆忙上战场啦,一心多用的结果就是6分,一个不高不低的鸡肋分数。考完试归来的5月12号,汶川大地震,将正在午睡的我们惊醒,突然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不堪一击,此后的日子一直被恐怖和感动所包围所震撼。那时候时不时的余震夹杂着将要大地震的假消息萦绕的心头,还要想着论文怎么写呢?31号答辩那天还发生了余震,不过谁也没有往外跑,是麻木还是习以为常?只是记得当时老板在答辩结束后的讲话中有一句:无论将来你们干什么,硕士毕业都会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十件大事之一。

之后就是毕业前的吃喝玩乐伴随的离别愁绪,自己总是不自觉喝多因为一喝就多,最经典的一次的是在5月13号晚上喝吐了几乎昏迷不醒(幸好没有余震要不跑都跑不动),心情郁闷往往容易醉,醒着的时候总是在想地震什么时候结束,一个月后我们会在哪里,将来我和谁还会再见面…..诸于此类的事情和问题总是被迷茫的字眼所掩盖。绍军的婚宴,老板的告别宴会,毕业典礼,都将永存在照片中,最近的我总是时不时会认真地不厌其烦地一张一张地看看,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演绎着青春无悔和友谊万岁,孤独的我总是对着电脑屏幕心酸地回忆起曾经的一幕幕故事,真诚真情真心真意,是回忆还是留恋,然孤独伴随寂寞。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再唱明天会更好….

感谢导师吴文君教授、其他老师、太多同学和朋友、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 出国

7月31号 CSC通知下来

10月8号 签证办好

10月19号 离开杨凌

10月31号 首都机场

毕业离校前的几天,6月21号将申请CSC奖学金的材料都交了,然后就回家等消息,等待是无尽的痛苦,尤其是当你是一个无业游民且怀有巨大期望的时候….7月10号在网上看到学校有暑假英语口语培训班并且也不愿在家呆着,这么大的人啦老在家也不像回事啊,而且老妈也说去学学英语吧我知道她很不舍的,但还是决定再回学校上辅导班。上课的都是大一大二的本科生或者是学校老师的孩子们,真是年轻,总是觉得自己老了,然而终究是老啦。离校了没宿舍只好在张家岗租房子住,每天在付家庄的餐馆吃饭,现在还很怀念哨子面和刀削面的滋味。不上课的时候就在实验室上网,边看奥运边等消息,感谢老板让我呆在那儿度过每个孤独煎熬的日日夜夜,等到31号下来通知,然后就是找担保和办理签证,那一段人生中难熬难受的日子,每天早上起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今天我会不会再一次被拒绝,祈祷…回想起来感动的要流泪,我很感激那些在我最需要帮助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的人。感谢那段时间刘健阿坤老郭老魏等兄弟姐妹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看比赛陪伴孤独的我度过那段时光。

等办好公证(很感激汪和胡老师)和拿到邀请函原件给留服邮寄材料,又是漫长的等待,正逢中秋佳节决定回家团圆下,因为不知道上次中秋节是啥时候在家过的,更不知道下一次在家过中秋是什么时候。然后又回校边上课边等消息,国庆的时候去了一趟宁波杭州和嘉兴,见了以前在昆明的师兄和几个本科同学,第一次去看了看大海还逛了逛西湖,算是散散心吧!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奋斗,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我想我也会有吧。

在杭州的时候留服打电话来说签证已经办好啦,就回学校办理退学和离校手续、预订机票和准备东西(买电脑箱包等),离开西农(我爱西农,毕竟呆过七年,曾想在这里从事钟爱的科研,但是一个念头令改变了这个想法)。在济南感谢姐姐姐夫给我买了好多的衣服和东西,又回家准备保证金以及陪伴父母度过在国内的最后一段日子,其实也就一周。之后又借道济南到北京,交钱拿机票,10月31号(又一个31号)凌晨2点,fly away。凭栏远望,念起昔日万分感慨;低头沉思,遥想未来几多惆怅。故,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特别感谢出国申请中Quietlistener、小黄师姐(已走)、冰、赵帅、老袁等诸多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办理公证和签证时两位老师和琉璃的鼎力支持以及很多网友的建议,感谢在北京同行的licky和千大哥,感谢在北京来看我的同学朋友(晓东,老胡,小师妹)。刚刚又看了下我的日历《记录我的2008》,往事历历在目,只是已相隔久远。

♦ 德国

还不错,除了英语差点,住宿试验条件都很好。还好这里同胞也不少帮了大忙。冬天也不太冷,屋里暖气都很好,总之差的就是自己的努力。Time flies,转眼间,已经来了两个月啦。

至于下一年的打算,愿平淡无奇,健康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多看文献少上网,勤想试验少想家。因为我已经25岁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好的。尽管艰难仍要前行……我用一生去寻找。Never underestimate what you can accomplish if you prepare yourself well, continue to learn, work hard and optimistically, and value your integrity.   ——–E. J. Corey

Xiaoying于2008/12/31

用一首歌许巍的《那一年》,送给那是的自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