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诺奖” 的中华医学科技成果

2011-06-09 16:13 · yindazhong

科学网许培杨老师昨天亮了一下被陈竺部长聘任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的聘书,觉得挺好玩,交流了一下以后,于是心血来潮,便检索了近年的获奖项目情况。一看前两年的重大医学科技奖内容,不由地沾沾自喜起来。终于看到俺的“广义衰老学说”已经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了!(俺自己得的什么什么奖当然应该忽略

科学网许培杨老师昨天亮了一下被陈竺部长聘任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的聘书,觉得挺好玩,交流了一下以后,于是心血来潮,便检索了近年的获奖项目情况。一看前两年的重大医学科技奖内容,不由地沾沾自喜起来。终于看到俺的“广义衰老学说” 已经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了!(俺自己得的什么什么奖当然应该忽略不计……哈)

先看报道:“2010-1-27中华医学科技奖(2009)颁奖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全文见后),大会评选出83项获奖成果。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细胞、器官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与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建立及应用”等7项科研成果获一等奖;“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和机制分析”等26项科研成果获二等奖;“胃癌前病变癌变准确监测和有效阻断技术体系的建立”等47项科研成果获三等奖……”

令俺感到赏心悦目的是7项中华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中排名第一的是“细胞、器官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怎么有点像俺的文章题目似的,一乐)。一等奖中排名第一,应该是最接近诺奖水平的研究成果了吧!该成果主要建立在新科院士陈香美老师等牵头的关于衰老机制的973项目基础之上。该项目中最重要的科学突破或称原创贡献似乎可以在首席科学家几年前的访谈中读到:“能量代谢与衰老、长寿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先阐明了能量代谢与器官衰老的关系及其分子作用机理,在哺乳动物中印证了国外对低等生物线虫和果蝇的研究结果。为通过适当限制热量摄入延长寿命以及降低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首先提出并验证了‘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是器官衰老共同机制’的新观点。”

哈,一句“在国际上首先阐明了能量代谢与器官衰老的关系及其分子作用机理”竟是道出了俺几十年衰老研究的酸甜苦辣咸(参见俺的系列博文“广义衰老学说是怎么炼成的”)。谢谢首席科学家女士对俺无私奉献的研究成果的肯定。尽管没有提名道姓,也没有亮出俺那篇道破天机的文章(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俺这个“幕后英雄”当得总还算有点意思。衰老这个千古之谜别说秦皇汉武为之竞折熊腰,当今成千上万的老年学科学家也无可奈何地甘当了“阶下囚”,看看英国老年学大师Kirkwood几十年来在SCN 发表的二十几篇综述便可略知一二!大师在2008年还在悲叹:“严谨的科学研究已经无望解读错综复杂的衰老机制……”

没想到千古之谜被中国人参透天机,一语道破:“能量代谢导致的生化副反应失修性累积”(参见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405&do=blog&id=445747)。可喜可贺!

人类千万年来,寻寻觅觅,踏破铁鞋,没想到竟被潇湘水边,无名小卒,起腿一脚,应声球进!俺悄悄地酥了!大幕前面的“升官发财当院士”不是俺的追求。俺当个幕后英雄够了。无有鲜花掌声,却有盖棺无憾!

实际上,俺偷偷庆幸的是解密衰老之后,俺又偷了几年的清闲,琢磨“六不答对民间科学”。在这期间尽管几乎丢了饭碗,却又傻乎乎地捕获了几个“千古之谜”——“中医治本”、“经络本质”、“灵感产生”。收拾了几大、几小、十几个万人迷——(问题……哈,别误解)外带几个半成品,苍天保佑,俺知足矣! 这个解密衰老的“幕后英雄”当得挺值!

不过若是在前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解密衰老共性机制里面潜藏的生命密码”,一定还能更下一层楼(下楼,指生命的更深层次)打开生命科学巨大的地下宝藏。当然也就会评上更高的奖,例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至“萝卜奖” 等等 …… 祝我们的幕前英雄在得奖得意以后,梦中笑醒之时,或有或无地说一句:感谢“幕后英雄”留下的大脚印,俺就心满意足了 ……

附:

中华医学科技奖(2009)颁奖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0-1-27 17:09:46  浏览次数:1262

科技盛典,闪耀浦江。1月24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09)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等为获奖代表颁奖。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颁奖并讲话,向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钟南山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有两方面特点:一是覆盖面更广,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等领域,拓展到卫生管理和科普领域,这些方面也是搞好医疗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二是更加体现了为生产实践服务、为提高医疗质量服务的宗旨,以前重视高水平论文在医疗杂志发表,而今年医学成果奖绝大部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刘谦、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秘书长丁薛祥、副市长沈晓明等也出席会议为获奖者颁奖。

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共有235项科研成果进行申报,最终评选出83项获奖成果。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细胞、器官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与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建立及应用”等7项科研成果获一等奖;“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和机制分析”等26项科研成果获二等奖;“胃癌前病变癌变准确监测和有效阻断技术体系的建立”等47项科研成果获三等奖。与往年不同的是,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首次对卫生管理学项目和医学科普项目进行了奖励。这些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当前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展现了中国在医学领域所具备的创新能力。

中华医学科技奖于2001年经卫生部、科技部批准设立,九年来得到扬子江药业集团独家鼎力资助。该奖项旨在为具有杰出医学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提供奖励,从而促进中国医学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此次颁奖大会首次从北京移师上海,来到95年前中华医学会诞生地举行,目的在于借助上海在中国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高新医疗技术成果的影响力,加快创新型医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尽快享受到医疗进步带来的治疗效果。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颁奖大会上作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扬子江药业将树立为国争光信念,勇当先行者;企业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祖国医学科技进步,与全国医药卫生、科技界同担使命,谱写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来自全国卫生界的获奖代表、医学专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院院长等1000多人出席了大会。颁奖大会结束后,由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和扬子江药业集团共同举办联谊晚宴,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晚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