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又回梦里故乡,乡间的杂乱繁华,仿佛突然回到了80年代,只有在高教园区看见教工不紧不慢的做事,才感觉到时代的气息和它的力量。
这是一个疯狂的城市,搅乱了中国大地,还在疯涨的土地。
我花了一天办完事,楼上楼下不知道跑了十几回,坐了那摇摇车90分钟才到地方,已经是17:00了,许多店,不出所料,已经关门。
为什么不打的?也许你要问我,其实,淘宝要看缘分,还要气定神闲,慌慌张张的往往容易吃药。
我来到那个店,龙泉窑已经打烊了,徐朝晖的洒金小件自然不得见了。于是前行,还有那件醴陵毛瓷,看得出来消了火气,和那地道的文革期包装,对方已经开始涨价了。趁着他聊天,我继续前行。
先看中了一件龙泉中号牡丹浅浮雕牡丹缠枝花瓶,因为家里添了一件钢琴,正需要一个雅致的摆件呢,看底,中国龙泉四方繁体字,从左到右写而不是从右到左,老板说是建国后共产党要恢复各大窑口烧造的一瓶,看器型和火气很像,开价也不高,新货反而也就是这个价,可能这种浅浮雕的还买不到,于是心里有了底,到现今已是60年了,也算古董了,值了。柜顶上还有凤耳高浮雕双龙龙泉瓶,底都一样,看那牙齿,是老艺人的做法,龙威尔不凶,报价比这个高了7倍,心里喜欢。
然后,又看到一些小碟,喜鹊腊梅枝头报春的,文革期的,正是毛老人家的那句诗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有意思
一些金庸的小说全集,海南出版社和香港某出版社的金瓶梅,不过不是善本,也没空看,就算了。
地上还有些青石制品,象捣药的石臼等,店家说是清朝的,不过包浆不足,石棍还是新开的,不过石臼的外部到时包浆很好,可能真的经常使用,对于我这个开发化妆品的和搞中药开发的倒是很有些表征意义。也太重了,可派很难带回杭州了。算了,下次结缘吧
两个雕的非常华丽的石鼓上放着一个很有观赏价值的小型石磨,是做精美,契合严密,非常养眼,非常讨喜,大概是用来磨豆浆或米粥等的,也是青石制品,店家一口咬定是清朝的,但是报价不如现代工艺品,耧屁股砍一刀,店家同意了。呵呵,这个东西,可以好好教育女儿古代的生活常识了,东西看上去也非常的赶紧。还可以放在店里,吸引无数美女哎呀的惊叹。
出门因为喜欢,在他门口的桌子上又打开石磨把玩了一会,不经意瞄到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摆在桌脚,器型很好;直觉这个东西挺有一眼的,很有内涵的那种,本以为是铜的,店家要下班了,抓起它就往店里去。我喊住了,这个是什么?
“漆器”
“漆器?”我心头一沉,反问一句
“当然了”
“塑料的吧”我故意胡说一句
“诶--,”店家拖了一口气,“连底座都是纯漆的”
“行了”,我心想,收了宝贝了,
店家的报价又是耧屁股一刀拿下,成交,付款。
“这东西几百年后就可以传世了,”我搭话套话
“还几百年,再过几年就可以传世了”已经走到屋里头那黑蛇皮袋的店家马上回应,我分明的看到那张四四方方黑里透红的脸庞,话没有任何假,我知道黑漆上的这种绘画技法已经是炉火纯青,不是老艺人到不了这个境界,不是福建漆器,到不了色黑光亮,大器而质轻且坚固,看上去实在是好,于是忘了买家的行规,夸起这类货来。店家不是白卖,他还是比较懂得,知道东西的一些来龙去脉和真实价值,不过也没有第二件了,否则我还要拿下,这东西靠缘分。
不禁想起那次在这个地方地价拿下朝鲜国宝级画家的金刚山风景图,11米长啦,看上去就气壮山河,刚劲无比。
还有一些小件龙泉窑,器型精美文雅的很,店家说是南宋的,的确符合文人的审美观,不过报价很高,怕吃药,没敢下手。
卧铺上,忍不住打开,把这个漆器放在桌子上,看她黑里透亮的颀长的器型站在那里,温馨体贴的就好像贤妻举案齐眉似的,可惜真实生活中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儿。我在想,那漆器艺人究竟有怎样的心境,竟然造出这样的通灵器物。看那上面金色的竹林,了了几笔勾勒,跃入眼底,竟然仿佛活生生似的,那画面,写实的竹林和楼宇,写意的山水,和留白的技法,十足的中国山水画派。这种瓶子,主要是出口日本的,中国人喜欢黑红相间的,因此有了没来得及出口的,在国内不是不识货,就是卖不起价,我见到她时,已是有些油垢和风尘了,不过依然难掩她高贵的仪容,风华绝代的身姿。
回到家,再给你洁面去秽,好好站在我家酒柜那里跟我那套一壶六杯髹漆茶具享受瞻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