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一博士班有多少人学术独立了?

2011-02-22 06:03 · RAOH

看了这篇文后, 对有志在美走独立学术路的年青人,可能有点吓“死”人,效果太大或太坏的话,我们将走访也是40岁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的酷哥,请他指点迷津,请鼓掌期待。。。

 

耶鲁一博士班有多少人学术独立了?

美国学术路上年青人独立有多难?!在美国学术道路上,要独立,一般来说得在研究型大学做tenure-track的助理教授(也是博导)开始。具体见前文“美国助理教授有多难拿?是如何挑的?” https://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014&do=blog&id=299144

2008年SCIENCE上有一文 (https://www.sciencemag.org/content/321/5896/1622.full ),追踪报导了Yale的一个研究生班,有点代表性,但只一个博士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各个专业,领域也会有不同;但还是有其参考意义的。这个精英博士班是molecular biophysics and biochemistry program, 可说是师出名门,有好些老师是院士,HHMI,也有诺奖得主。1991年进校30人,第一年退了4个,26个毕业,男女各13人,40岁挨边之时,到底有多少个独立在纯学术道路走呢? “The answers come in 26 different flavors, and some of them might surprise you.”  该文题为:And Then There Was One  (译:好歹有一个?)。 拿到了终身教职 的只有一个女生,刚刚拿了Brown的associate professor; 另有一个男生在UT-southwestern at Dallas的医学中心做tenure-track的助理教授。 除3位彻底转向外,多还是有和专业挂钩。有几位还在学术路走着但尚未独立,多人进了生物医药有关的行当,如公司等,有位成了专利律师。

当然人各有志,不做纯学术也挺好。但也可看到, 美国学术路上年青人独立有多难不易。大多数的博士分流了。 当年的老师,同学对2位能有今天并不吃惊, 这2位“一条路走到黑”的有共性,主动,独立,知道自己要什么,搞的清如何去做,做事坚韧。

后记:

1。不知国内一博士班有多少人学术独立?

2。本文也许对解析“百人计划”的成败有帮助?

3。看了这篇文后, 对有志在美走独立学术路的年青人,可能有点吓“死”人,效果太大或太坏的话,我们将走访也是40岁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的酷哥,请他指点迷津,请鼓掌期待。。。

原文:

Science-2008-Mervis-1622-8.pdf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