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过程中的遗留信息

2010-02-07 12:28 · bertzhang

前段时间,Peace(程和平教授)请陈守良老教授来所里做过一个有关特异功能的seminar,其中关于被试者离开呆过的房间后,其房间会留存被试者在房间里过去的行为等相关信息的那一部分,着实让人震惊。想到自己在ZZ实验室所呆时日已久,思量到底会留下何种信息被后来人所接受? 每个

前段时间,Peace(程和平教授)请陈守良老教授来所里做过一个有关特异功能的seminar,其中关于被试者离开呆过的房间后,其房间会留存被试者在房间里过去的行为等相关信息的那一部分,着实让人震惊。想到自己在ZZ实验室所呆时日已久,思量到底会留下何种信息被后来人所接受?

每个研究生都要求呈上一本厚厚的毕业论文给答辩委员会来换取其毕业的visa。visa如同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更多的人关心的是visa将带我去何处,而往往忽略了为获得visa在通道的这一头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人是社会的动物,那么一个人的净价值必然是社会赋予的,因此一个研究生的价值,也必然是社会所赋予的。而对于研究生而言,他们/他们的社会包括大的社会,或大的科学团体(scientific society)和小的社会,研究室(lab/ institute)共同赋予的。对大的社会,研究生的贡献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研究工作的独创性;而对于小的社会,则必须兼顾研究生研究工作的独创性和研究生对实验室文化(精神)的发展的作用。每个行业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评价体系稍有不同,在此不做评论。

在定义实验室文化时,我个人定义为,由PI和研究生共同缔造的文化,而单独的研究生群体的文化,不能算作实验室文化的全部,那么一个健康的实验室文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团队精神、诚实精神、刻苦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爱(实验)室精神。前面四个是完成一个创新性工作必须的品质,而最后一个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实验室文化的贡献者中的一方是PIs,他们希望出重大的东西而鲜有让学生按期毕业的想法,另一方是研究生们,他们大多急于得到visa而希望仓皇出手自己可能尚未ready的产品。在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下,热爱并努力促进实验室发展似乎变得无望。以研究生角度来看问题,积极地但又有效的开展自身课题来培育刻苦,独立创新的精神,积极协助他人课题中培养团队精神,同时一定要坚持多与PI交流,当然包括个人日后的发展和实验室的发展,这样可以强化PI和学生的关系,从而为爱室创造必要的环境。

改编肯尼迪的话作为个人结语,”ask not what your lab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lab”,那么在研究生阶段的遗留信息就应该会被有心后来人接收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