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研究表明一些艾滋病药物可引起早衰

2011-06-28 13:30 · pobee

一系列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可引起早衰症状,药物损害患者线粒体DNA(线粒体是细胞的供能“电池”)是这一症状的主要病因,该研究发表在6月26号的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这一发现可解释为什么艾滋病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治疗后,机体有时会出

一系列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可引起早衰症状,药物损害患者线粒体DNA(线粒体是细胞的供能“电池”)是这一症状的主要病因,该研究发表在6月26号的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艾滋病药物损伤线粒体

艾滋病药物损伤线粒体

这一发现可解释为什么艾滋病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治疗后,机体有时会出现年龄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早年痴呆症——和虚弱的明显症状。

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是一类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该药物的研发属于艾滋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的Patrick Chinnery教授称,艾滋病成功治疗病例中,康复病人表现出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衰老特征。过去该现象一直是个谜,然而,Patrick同事发现这一衰老特征与线粒体疾病患者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线粒体是细胞执行生理功能的供能“电池”,在人体自然衰老进程中,线粒体基因组会获得一些突变,然而,至今还不知道这些突变是否会引起衰老。

为了搞清楚细胞水平上会发生什么变化,Chinnery教授和同事共同研究艾滋病患者——一部分之前接受过NRTIs治疗——的肌肉组织。

研究人员发现,即便NRTIs治疗发生十年前,接受治疗的病人还是具有和自然衰老相类似的线粒体损伤。

Chinnery教授称,线粒体DNA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在复制。随着年龄的增长,突变不停地积累。我们相信艾滋病药物可加快突变速率,病人线粒体10年内积累的突变量相当于自然衰老20或30年。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多年来不再服用该药物,病人仍然遭受线粒体突变的危害。

来自纽卡斯尔皇家维多利亚疗养院的艾滋病专家Brendan Payne博士说,尽管会产生副作用,NRTIs仍然是重要的药物。这些药物或许不完美,但是,一个面临死亡的病人通过服用此类药物可以换来10或20年的延长寿命。非洲是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昂贵药物不可能在病人的选择范围内,因此,NRTIs是绝对需要的。

Chinnery教授和同事正在研究一种方法用于修复药物导致的损伤,并认为体育运动或许有用,毕竟它在线粒体疾病患者中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这项研究由医学研究理事会、英国感染协会、纽卡斯尔医疗慈善机构和英国NIHR生物医学中心等资助。(生物探索译 Pobee)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