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的图书连锁店Borders破产关门,最后阶段所有书籍减价70%。机不可失,我随机捞了十几本回家。
其中一本小说《Song of the Exile》是讲二战期间一位夏威夷妇女被当慰安妇的故事。书的作者Kiana Davenport在夏威夷长大。除了这本书,她的另一本代表作《Shark Dialogues》与夏威夷有更密切的关系。
在小说的后面附了一段对Kiana Davenport的访谈录。她认为小说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让读者更好地生活下去。她的这个“Vision”应该与莎翁是一致的。
她的另外一个让我共鸣的观点是: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的起源,如果一个人把出生地的特征丢失了,那个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这也许就是她的代表作都写夏威夷的原因吧。
虽然Kiana Davenport很多时间在波士顿工作,远离夏威夷,但她毕竟还在自己的国家工作。有趣的是,一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流浪到别国的著名作家的代表作也是以自己的出生地为背景的,例如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一个白天看虫子晚上睡觉的人是幸福的,不用考虑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几天以来,犀利妹反复提醒我端午节到了。居然,在一边看《Song of the Exile》一边打瞌睡的时候,我也顺便想起了乡愁。于是,找了一下那个我在0-9岁呆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