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虫前沿》,以前曾在博文里张贴过,也努力尝试过,到目前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实在惭愧!
不过,我自己还是感觉《昆虫前沿》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做。一些知名教授也说《昆虫前沿》,这想法很好,值得尝试,并表示愿意给予支持。
《昆虫前沿》的意义很明确,就是传播昆虫学基础知识和最新科研进展,促进大家知识水平提高,激发大家科研灵感。
《昆虫前沿》,也很有可行性。一、华人昆虫学家很多。仅1年,我已在最新发表的论文里收集到800多位昆虫学家。二、 各大媒体昆虫科技报道专家很多。仅在科学网上,不到1年内,我已看过来自30多位作者的50多篇有关昆虫的科学报道。三、资源充足。每月都有大量的昆虫相关论文发表。仅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也很可观,最近8个月内,我看到的就有120多篇昆虫学SCI论文,如果加上《昆虫学报》、《昆虫知识》等刊物,那就更多了。四、潜在读者多。如果办的好,除了昆虫学工作者都要翻一翻,看一看,广大群众也要翻翻看看,毕竟昆虫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总体讲,我们完全有基础,也有必要把《昆虫前沿》办起来。
当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一、组织和编撰人员,二、经费支持。我们都不足。
《Insect Frontiers》,到目前,已坚持近1年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将不再拷贝、粘贴和编辑。不过,继续关注最新发表的论文还是应该的,毕竟《昆虫前沿》离不开这。《Insect Frontiers》,有位教授也指出这个名字不恰当,如果叫《Entomology Frontiers》更确切些。非常感谢这位教授的指正。《Insect Frontiers》选的只是英文论文摘要,弄中文的《昆虫前沿》是我所希望的,目前英文的杂志很多,另外也有很多中文的杂志已经或准备转变成英文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掺和。做中文的,应该说更有特色、更合实际。
现在再次说起这个话题,原因就是,我们还有办《昆虫前沿》杂志的愿望。虽然不确定是否成功。但应该着手做起来,然后汲取大家的智慧,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目前已有几个人表示跟我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并愿意加入进来,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也有海外知名教授明确表示给予支持。虽然我们还没有具体行动起来,但这确实给人以希望和曙光。当然我们更渴望更多的人加入或给予支持和帮助。将来也一定免不了要打扰大家,比如约稿信等等,请大家一定给予理解和支持!
(也请大家原谅,我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计划和时间表。毕竟目前主要精力还是为前程(稳定职位)而忧,为家计而奔。很少有时间去奉献,不过奉献与收获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会尽力而为。凡事急不来,慢慢坚持吧。)
赵新成 博士
男,1976年8月24日生于山东苍山
1996-2000 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 生物教育 学士
2000-2005中科院动物所 动物学 硕士/博士
2005-2007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农业昆虫 博士后
2007-2010 挪威科技大学 昆虫嗅觉 博士后
2010- 挪威科技大学 昆虫嗅觉 Rese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