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青年基金的同志们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为年轻的博士和少部分硕士们。基金能不能中,靠基础,创新性及运气等因素。在基金评审漫长等待过程中,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青基不中的因素很多,可能标书存在较大问题,或者研究的东西没人认可,或者被人黑了。青基不中,改之,则进步,相反骂爹骂娘没有用,发牢骚更没有用,更不用气馁;青基中了,说明课题研究方向和创新性比较好,基础较为充实,运气好而已,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还需要耐心下来做研究,不负基金委和评审专家的信任。
我觉得中不中基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态对待基金。今年,我也是第一次申请基金,希望能中,也祝申请基金的同志们都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