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该做一个与社会较真的“傻瓜”?——与王德华老师商榷

2010-07-15 23:00 · harmonism

被科学网博主誉为“青年导师”的王德华老师,最近写了一篇《第一次给学生讲社会的阴暗面》的博文,真诚地告诫刚要走向社会的学生们: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动物界)有着相同的规律,绵羊是要被狮虎吃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绵羊,想办法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如果一心跟社会较真,那真是傻到家了。

被科学网博主誉为“青年导师”的王德华老师,最近写了一篇《第一次给学生讲社会的阴暗面》的博文,真诚地告诫刚要走向社会的学生们: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动物界)有着相同的规律,绵羊是要被狮虎吃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绵羊,想办法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如果一心跟社会较真,那真是傻到家了。

首先,我非常赞同王老师把社会的残酷真相告诉学生,因为不了解社会就无法改变社会和适应社会。但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王老师似乎仅强调了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却刻意回避教导学生改变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老师说,与社会较真傻到家啦。这回,我与王老师较一回真,不知算不算与社会较真,傻是肯定的了,但是否傻到家了,还请王老师指教。J

王老师:一个人如果一心跟社会较真,那真是傻到家了,但这种执着还是需要鼓励的。

较真:王老师说跟社会较真是傻到家了,却又说这种执着还是要鼓励。其实,王老师的真意是不鼓励学生跟社会较真的,但为什么却又要说鼓励与社会较真的执着呢?呵呵,王老师经验老到,因为不这么说人家万一较真起来可就没有了退路。管它是否前后矛盾,正反的话我都说了,你就奈何不了我了。学生们好好体会吧,这招可管用了,包你成为超级不倒翁。:)

王老师:事实上,即使你光荣了,历史的车轮照样滚滚向前。尽管寂静的夜空下,一声吼叫,可能会让很多昏睡的人惊醒。可是,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在熬夜吗?独唱需要实力,独舞需要舞台。世人皆醉,唯我独醒,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感觉。
较真:王老师告诫学生们,千万别做与社会较真的傻事,一是因为没有用,二是因为你没有那个实力,你自以为有那个能力,那是因为你的幻觉。王老师这招是很要命的,呵呵。首先给学生当头棒喝,把学生给震傻了。接下来,学生们就只有老老实实听老师教导的份了。

王老师:如果一个群体都变成了绵羊,国家怎么办?别担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人,不可能一个声音,不可能一个步伐,不可能一个思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才真是一个梦想。有时的集体无语,并不是群体心理上的统一,是每个人权衡利益后选择上的趋同。所以,如果自己是一只绵羊,强装成雄狮,只能比他人早进狮口。在嘈杂的声音中,绵羊的吼叫声有多高?猛虎雄狮的吼叫,震撼山谷,天颤地动。

较真:王老师说与社会较真就是“独唱”、“独舞”,那是需要实力和舞台的。也就是说,你们这些学生不具备实力也没有舞台,你们就老老实实做绵羊,千万不要强出头。不必担心大家都会成为绵羊,那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别的傻瓜出来与社会较真的。所以,社会有什么不公、有什么不义,我们不出头,肯定会有别的傻瓜出头的。你们只需要安静地躲在背后,让别的傻瓜去牺牲、去光荣。假如你们不听老师的话,犯起傻来强装成雄狮,只会死得更早、死得更惨。王老师这个生存技巧的确非常高明——让别人去为大家争取权益而牺牲,自己安安全全地坐享其成。其实,中国人深谙此理,所以才都想做精明的人,不想做傻瓜,面对社会不公不义之时,往往集体失语。中国人的忍耐力为什么那么强?就是因为大家虽然难以忍受了但都在观望,看看有没有别的傻瓜出头,大家都在比赛,看看谁的忍耐性更强,谁要是忍耐不住了,豁出去了,就成了十足的傻瓜了。耐性好的人终于可以舒一口气,庆幸自己的修为高人一等了。不仅如此,这些修养高超的精明人,得了便宜往往还要卖乖,他们不但不会感激为他们出头做出牺牲的人,而且定要污蔑他们,因为不污蔑他们就显得自己猥琐了。轻则污蔑他人傻,不谙世事,不懂世故;重则污蔑人家出风头、谋私利、别有用心。总而言之,要让那些为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捍卫自身正当权益而挺身而出的人死有余辜,不得好死。为其如此,才能一方面显得自己是多么高明,他人是多么愚蠢;另一方面也能使自己站稳道德立足点,不会被他人瞧不起。

王老师:年轻早逝(27岁)的生态学家林得曼,通过实验观察提出了生态学上的(能量利用)十分之一定律。简单说,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种类按照营养级“罗列”起来看,能量从低营养级初级生产的植物到高营养级的动物(次级生产),能量是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状,也就是说,如果是作为高一级营养级的食肉动物群体,只需要低营养级的食草动物群体的十分之一的能量就可以维持整个群体的生存和延续。自然界中的这个法则,就决定了类似食草动物的群体要足够大,而食肉动物的群体则要少得多,这样自然才能平衡、和谐、稳定、延续。人类,如果说是处在最高营养级水平上的话,那这个群体现在是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出牌的。随着这个群体贪婪心态的膨胀,各种高新掠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本来相对稳定平衡的自然生态,出现了许多危害自身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日益严重。知道社会的自然结构了吧?哪些五花八门的人才计划中,哪些各种名堂的项目中,哪些层出不穷的规划中,哪些里面有你的份额?生物世界压根就没有平等,只要不是恶性竞争,就能和谐共存。所以,公平、正义如阳光一样光辉,是无与伦比的呼声。

较真:王老师是动物生态的专家,在生态领域的发言应该是有权威的。本人是外行,学过一些生态知识,但感觉怎么与王老师的理解有些不同啊。比如林得曼的“十分之一定律”,之前我学的似乎是这么说的:食草动物吃10公斤的草,才能转变为1公斤的肉;而食肉动物吃10公斤的(食草动物的)肉才能转变成1公斤的肉。似乎不是说“如果是作为高一级营养级的食肉动物群体,只需要低营养级的食草动物群体的十分之一的能量就可以维持整个群体的生存和延续。”事实上,不是高级食肉动物维持整个群体的生存和延续需要更少的能量,恰好相反,高一级的食肉动物需要生存和延续需要10倍于低一级食肉动物的能量。高一级的食肉动物种群需要生存和繁衍,就需要种群数量10倍于它的低一级食肉动物的存在才能供应其食物。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感觉王老师这一段有些不知所云。J

王老师讲的是“生物世界压根就没有平等”,不知道王老师是否也认为人类社会没有平等是理所当然的?请问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竞争不是恶性竞争,而是良性竞争吗?不平等还能有和谐吗?

王老师:如果确定自己是绵羊,那就按照达尔文老先生说的,先想办法活下来。如果自己骨子里有猛虎雄狮的基因,一定会突变成猛虎雄狮,那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务必要实现突变,由绵羊变为雄狮。所谓时势造英雄,机会永远青睐时刻准备着的群体(个体)。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从人类希望长寿开始,长生不老丹到现在也没有研制出来,反而各种伪劣影响人类寿命健康的所谓“保健品”充斥市场,在日益诱惑着那些想多活两天的人们。千万别拍砖说这是赤裸裸的生物决定论,也不是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是博客,随便聊聊,大学校长不是也说“姐的娱乐,哥的传说”吗。

较真:如何确定自己是绵羊还是狮虎?王老师给大家的办法是,首先把自己当绵羊看待,先活下来。然后呢,假如你是狮虎,在一定条件下你就会变现出来。应该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问题是,自己是否知道自己身上究竟有无狮虎的基因?由绵羊变为狮虎的条件究竟为何?当你的内心在呼唤自己,要变成狮虎的时候,另一个声音却在告诫自己:千万别当傻瓜,你不是狮虎,你不要强装狮虎,否则你会死得很惨。做惯了绵羊的你,又习惯性地继续做你的绵羊去了。不过,王老师的意思是,这些都不必操心,你是绵羊的命就不是狮虎的命,你是狮虎的命你自然就会成为狮虎。王老师说他这不是生物决定论也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不知道是不是宿命论了。呵呵。

王老师:都说千里马需要伯乐,您可知道伯乐也会吃回扣?

较真:王老师这个提醒得好。好就好在,让人们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等着伯乐上门来发现自己是没门的。假如你自己觉得自己是千里马,就得自己提着东西去找伯乐才行。这就怪不得了,那些会送礼的人往往容易步步高升,反之,不送礼或不会送礼的人永远没有人提携。当然了,所谓送礼,包括了物质的和金钱的礼,也包括了精神和虚荣上的礼,比如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等。在中国,所谓的伯乐就是你的上级领导,你的顶头上司,你的老板。没有他们的赏识,你就不可能实现你的远大志向。

王老师:狼的可爱,是由于它的野性。狗的可怜,是由于它的奴性。

狼的野性会招致杀身之祸;狗的奴性,会有口饭吃。

狼和狗是同类。狼演化出了狗。狼现在是保护动物,狗则成了人类忠实的朋友。

较真:王老师说,野性的狼虽然可爱,但常常招来杀身之祸,现在已经沦落到寄人篱下的地步。而奴性的狗虽然可怜,但总能得到主人的一口饭吃,成为主人的朋友,甚至是准家庭成员呢。王老师似乎在告诫学生要向奴性的狗学习?假如学了狼的野性,与社会较真,虽然可爱,却要招来杀身之祸。还不如学学狗的奴性,虽然看上去可怜,但却可以保全性命,说不定还能成为主人的朋友,共享荣华富贵呢。

我相信,这是王老师对学生的肺腑之言,也许这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经验总结。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每个人的生存方式自有其选择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是,作为“青年导师”的身份对人生价值与生存方式的选择进行推荐,本人觉得可能有些不妥。因为我觉得,我们生存于这个社会,总是希望它变得更加美好的。假如我们都学着去做唯唯诺诺的奴才,我们的社会还会有任何进步吗?中国社会之所以腐败,无可救药,显然是因为中国的奴才太多。奴才是专制的土壤,而专制又制造更多的奴才。这是一个死循环。奴才论证着成为奴才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专制也论证着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它们互相论证着,一个的存在以另一个的存在为必要条件。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这种特殊条件下,奴才是一种理性与精明的选择。与社会较真显然是一种不自量力的“傻瓜”行为。然而,假如没有这些与社会较真的“傻瓜们”的推动,社会是不可能有任何进步的。我们是否可以做到,虽不去做与社会较真的“傻瓜”,却也不去嘲笑他、污蔑他?甚至,我们是否能够做到,自己虽不去做与社会较真的“傻瓜”,但在内心却尊重他、敬仰他?与社会较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我们可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曾在《中国人为什么很麻木?》的博文中说:“别人为大家的利益做出了牺牲,人们也不会把他们当作英雄,而是从内心里把他们当成傻瓜,庆幸自己的精明。比如,偶尔有那么几个英雄出现,血也是白流。人们看见的是血的恐怖,感受的是对死的恐惧,而不是英雄的伟大,庆幸的是死的不是自己。因此,中国文化是不推崇英雄的,人们都把英雄当作傻瓜看待。”何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崇拜英雄,而不是把英雄当傻瓜看待?只是希望我们的“青年导师”们,在你们谆谆教导青年学子的过程中,虽然不强求你们教学生做一个与社会较真的“傻瓜”,但至少应该让他们懂得,别人为了社会的不公不义挺身而出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自己是受益者应该懂得感恩,同时要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虽然不强求你们把与社会较真的人当英雄看待,当英雄来崇拜,但至少要有一颗尊重英雄的心,不把与社会较真而被得到残酷对待的人当傻瓜看待,而是要在内心(假如不敢公开谴责的话)谴责这种社会现象。我想,假如我们的“青年导师”们做到了这一点,你们一定会赢得更多的尊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