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年轻化 24岁女研究生坚强斗乳癌

2011-05-24 15:10 · dufang

“化疗时我的呕吐反应很大,但我告诉自己坚持住病就会好了,想象输的那些液体正在体内与癌细胞斗争。” 她说:“如果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乳癌女孩小佳的微博

乳癌女孩小佳的微博(图)

中国乳腺癌发病年轻化的报道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但这样的报道却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乳腺癌发病年龄已经覆盖了20岁到70余岁,并且发病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中位发病年龄足足比西方提早了十年,年轻女孩不再有乳腺癌的豁免权。搜狐微博中一位名叫“乳癌女孩小佳”的网友,她用自己真实的故事告诉每一位年轻的女性:关爱乳房、珍惜健康。

如果自己不勇敢 没人替你坚强

小佳是一个24岁的女研究生,很多人在这个年龄才刚刚开始恋爱,但现在她的生活却只能在医院度过,用她自己微博里的话说“猫一天狗一天”。2009年,小佳22岁,刚刚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有一天无意中碰了下自己的乳房,感觉有个小小的肿块儿,生活从这一天开始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轨道。乳腺癌的确诊结果出来后,小佳哭了两场,觉得怕极了,她想不明白,自己从小到大都很健康,怎么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癌症患者?

医生也没有办法给她解答,现在的医学可以研究出一个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但还没有发展到能给某个人一个具体的答复。小佳的父母亲人都没有这方面的遗传因素,她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年轻活泼,外向阳光,从小到大几乎没进过医院。即使这次的癌症,也来得悄无声息。在小佳摸到肿块儿之前,她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痛不痒不发烧,不影响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直到确诊时,她依然感觉不到癌细胞在她的身体里到底做了什么,但是医生说:“已经不是早期了”。

小佳是个孝顺的孩子,甚至生病的事都没敢告诉爸妈,她知道这对上了年纪的爸妈意味着什么,她知道这对早已下岗的爸爸和工厂退休的妈妈意味着什么,她知道这对一个月收入只有一千多的家庭意味着什么。但是,她活下去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09年的11月,小佳回到了齐齐哈尔老家,开始了乳腺癌的治疗。手术和放化疗虽然痛苦,但小佳一直鼓励自己:治好之后就没事了。她在微博中写道:“化疗时我的呕吐反应很大,但我告诉自己坚持住病就会好了,想象输的那些液体正在体内与癌细胞斗争。” 她说:“如果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半年多之后,小佳的治疗结束了,2010年新学期开始时,她回到了北京继续研究生学业。但是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小佳忽然觉得腰不舒服,当时想可能是扭伤,以为锻炼锻炼就好了,但两个月之后她已经起不了床,癌细胞已经骨转移。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北京,因为病情太严重,很多医院都不肯收,辗转找到了解放军307医院乳腺科的江泽飞教授,小佳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医生护士们都很喜欢小佳,因为她爱笑,大家都希望这个又年轻又爱笑的女孩子能够好起来,尽管医院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医生护士们还是尽量抽时间陪小佳聊聊天,但此时她的主治医生张少华心情却并不那么轻松。小佳的身体对常规的化疗反应非常严重,治疗效果也不好,医生们都非常紧张,担心好好一个孩子病情越来越重,但他们的担心并不能告诉小佳。

事后小佳在微博里这样记录着:现在还记得昨天张少华医生告诉我血小板向上升时,他作为医生的那股高兴劲儿。现在我才知道由于血小板很低,随时都有出血不止的危险,可病床上的我那时只知道头晕目眩,手脚冰凉,心要跳出来,骨头更是挪一下身体都疼的难受,根本没意识到严重性。

事实上,小佳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HER2基因检测为阳性,江泽飞教授说:HER2的高表达,会刺激癌细胞疯狂增长,这就预示着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者血道转移,而且化疗效果差,将来的预后更差。一般,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仅为HER2阴性患者的一半。

针对小佳这样的病情,医生调整了对她的治疗方案,用了一针进口的靶向治疗药物,两周来小佳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证明了新治疗方案的有效,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这一针靶向治疗药就是25000元,再加上化疗等其他费用,一个月就是三万,并且此类药物都不属于医保范围。此前小佳的治疗费用已经是亲戚帮忙垫付了,这么昂贵的药物实在是负担不起,学校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医院虽然已经尽量减免了小佳的治疗费用,但她的家庭状况依然无法承担起靶向治疗的昂贵,等待她的依然是不可知的未来。

在乳腺癌面前 年轻未必是资本

在江泽飞教授的门诊中,以40-50岁的患者最多,40岁以下的患者也很常见,最小的患者在20岁左右,就在我们去采访的前几天,科里刚刚又收治了一位26岁和一位28岁的患者。

在人们的观念中,乳腺癌不该是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女性需要担心的问题,但真实的病例一个又一个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乳腺癌并不会放过年轻女孩。

从治疗方面来看,虽然年轻患者的确在精力、体力方面都比年老的患者耐受得更久,但是往往年轻患者的病情也会进展得更凶猛,复发转移的风险也更高。而且,年轻患者还需要更多的考虑保乳的问题、生育的风险,涉及到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在乳腺癌面前,年轻未必是资本。

由于治疗的复杂和困难,女性的常规检查就显得益发重要,要知道如果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它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5%,但中国的早期诊断率只有10%左右。很多女性都不会主动去检查乳腺,往往依赖每年一次的单位体检,因为其中包括“红外线乳透”和外科的触诊项目,但这样的检查并不能让女性高枕无忧。江泽飞教授说:“红外线检查可以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太好,结果不太准确,此项检查在美国并没有被批准。医生触诊也并不一定准确,但在中国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触诊能够发现一部分问题,如果让肿物长到肉眼都能看见的地步,就已经失去了保乳及治疗的机会。”

就像小佳一样,很多乳腺癌在早期是很难被觉察的,需要女性经常自检以及定期的医学检查。如果想比较准确地发现乳腺癌,拍钼靶片是标准的检查手段,但是通常年龄到40岁以上的女性,医生才会建议采用这种手段,并不建议年轻女性去做。江泽飞教授说:“年轻人不宜过早地承受X线的损害,而且年轻女性的腺体致密,钼靶的效果也不好,建议做乳腺B超。如果个别的人B超怀疑有结节,建议随诊或者做核磁共振甚至穿刺,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手段会好一些。”

现如今,虽然乳腺癌发病率大幅上升,但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常会看到乳癌康复者们鼓励患者勇敢地面对治疗、面对生活。但江泽飞教授想要告诉每一位女性:“成功不总会发生。成功需要早诊,成功需要合理治疗,成功需要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