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少年”有救了!Cell重大发现:起鸡皮疙瘩竟能再生新发

2020-07-22 16:46 · 李华芸

起鸡皮疙瘩竟然是身体在促进毛发生长的一种表现!当形成鸡皮疙瘩时,不仅让身体回暖,更重要的是,也在为激活毛囊干细胞和生长新发做准备。

当代年轻人最想解决的日常问题是什么?脱单?脱贫?都不是,是脱发!随着日益增长的“脱发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担心自己的发际线上移,脱发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努力为大家的健康寻找最有价值的科研资源的过程中,小编发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Cell》上的一篇最新的文章“Cell Types Promoting Goosebumps Form a Niche to Regulate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这项研究发现,起鸡皮疙瘩竟然是身体在促进毛发生长的一种表现!当形成鸡皮疙瘩时,不仅让身体回暖,更重要的是,也在为激活毛囊干细胞和生长新发做准备


10.1016/j.cell.2020.06.031

当我们寒冷或者害怕的时候,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呢?

原来是“立毛肌/竖毛肌”(APM)在起作用!正如同其表面含义,APM是将“汗毛”竖立起来的肌肉,附着在毛囊干细胞(HFSCs)所在的毛囊隆起区域。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时,受皮肤表面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的APM会收缩并竖立毛囊中的毛发,同时毛孔周围的皮肤也会受到“扭转”,看起来就像“鸡皮”。


毛囊的调控过程

头发的生长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可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以促进毛发生长。那么,立毛肌(AFM)与交感神经系统之间有什么联系?交感神经是如何来调节毛发生长?AFM在调节毛发生长上又发挥什么作用?研究者做了一系列实验给予了相应的解答。

首先,研究人员测试了交感神经是否可以调节毛囊干细胞 (HFSCs)。结果显示,交感神经张力的升高会促进HFSCs的激活,交感神经支配其他器官的功能受损会使HFSCs更容易暂时停止发育(休眠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切除会导致皮肤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Adrb2(肾上腺素受体)直接调节HFSCs。


交感神经直接调节HFSCs的发育

由于毛囊干细胞 (HFSCs)对低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也太敏感了,这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注意,接下来他们研究了交感神经与HFSCs相互作用的细胞基础。结果发现,交感神经包裹在HFSCs周围,有趣的是,许多交感神经纤维延伸超出了立毛肌(APM),出现在了毛囊突起部分和毛基质中,可谓是‘全面覆盖’。


交感神经网络包围着HFSCs

最后,研究团队发现,为了使身体升温,立毛肌(APM)会竖起毛发以滞留空气,以及加速激活毛囊干细胞(HFSCs)以促进新毛发的产生。而且还发现,毛囊及其受交感神经支配的APM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毛囊、立毛肌和交感神经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Hsu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Yulia Shwartz总结说,“起鸡皮疙瘩是短期内缓解外界应激的一种快速方法。但是当持续寒冷时,也会让毛囊干细胞知道现在该重新生长新的头发了。”

看完本文小编感受到,起鸡皮疙瘩也不会那么引起不适感了,看来采取措施恢复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从而促进毛囊再生势在必行,我们重新拥有一头茂密的头发再也不是想想而已了。


参考资料:

[1] Cell Types Promoting Goosebumps Form a Niche to Regulate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2] Visceral motor neuron diversity delineates a cellular basis for nipple- and pilo-erection muscle control

[3] The basement membrane of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is a muscle cell niche

[4] Norepinephrine Regulates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Hair Follicles

关键词: 脱发 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