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10日,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已经突破720万,死亡人数40万。尤其是近期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感染人数还在增加。近日,Nature发文,发现干预手段可能预防或延迟了约6200万人的感染。
实施干预手段,最重要的是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确诊。确诊后进一步对其密切接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隔离及检测。目前检测的标准以核酸检测为主,但由于受到检测设备、实验室要求、操作人员熟练度等影响,在大规模流行病检测中存在不足,于是血清学检测成为有力的补充方法。在5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的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明确指出应优先检测总抗体或IgG。
Nature medicine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题为“Seroprevalence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G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n China”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17368名来自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进行血清学研究,结果发现医院相关人群总阳性率为2.5%,普通人群约为0.8%。在地域方面,以武汉为中心,其他城市血清阳性率逐渐降低,距离越远数值越低。这一研究有助于在血清学上研究新冠病毒感染率。
来自Nature medicine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存在特殊的群体: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症患者,没有临床表现,在疾病防治中容易被遗漏。为了更好掌握新冠病毒的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特异靶向新冠病毒的IgM和IgG抗体,目前大多是靶向S蛋白或S-RBD蛋白,能够更准确的在特定人群中分析病毒感染情况。
那么,血清学检测平台有哪些呢,又有着怎样的检测优势和特征呢?检测试剂用到的蛋白质和抗体又该怎样开发呢?以及免疫学检测试剂开发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呢?2020年6月11日14:00,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杰博士进行一场在线免费讲座,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让我们一起共同讨论学习吧!
入微信交流群:添加义翘客服小助手:sinobio2019,回复关键词“免疫学诊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