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09 09:20 · medicilon

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针对肿瘤抗原的自身抗体,其产生是多种复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肿瘤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自身抗体是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采用west

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针对肿瘤抗原的自身抗体,其产生是多种复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肿瘤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自身抗体是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查消化道肿瘤、鼻咽癌、原发性肝癌、肺癌等几种常见恶性肿瘤中的抗体,探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谱特点以及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上海美迪西在中国CRO公司排名中比较靠前,其生物部在体外生物学领域有丰富广泛的经验,通过酶水平测定、细胞水平测定、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体外同位素测定、稳定细胞株建立、基因敲除、RNAi和MicroRNA技术等,提供一套完整的生物学服务。

1、自身抗体与消化道肿瘤

为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的存在。方法是收集肠癌患者及胃癌患者术前血清96份和健康体检人群血清62份,分组后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定性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正常健康人群和正常肝细胞株96%(212/220)的反应条无显色带,而97%(60/62)的肠癌患者肠癌细胞株、89%(39/44)的胃癌患者胃癌细胞株反应条均出现多个阳性带。因此得出结论,健康人群体内很少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而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这为消化道肿瘤的病因,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

2、自身抗体与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变部位隐匿,缺乏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到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研究者将32例鼻咽癌患者血清和54例正常人血清与EB病毒阴性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包被板反应,结果发现在鼻咽癌患者体内存在能与鼻咽癌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与CNE1细胞提取总蛋白反应后,与正常人血清相比,鼻咽癌患者某些条带阳性增强,有些还出现有新的条带,表明鼻咽癌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

3、自身抗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术后易转移和复发。由于目前尚无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导致肝癌患者无法被早期确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抗细胞自身抗原的抗体,这些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抗原被称为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对血清中存在的TAA抗体检测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4、自身抗体与肺癌的关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非常困难,85%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治愈的机会,大大影响了肺癌患者的生存,5年生存率只有16%。血清肿瘤自身抗体谱检测具有无创、无辐射暴露风险,敏感度高、阳性准确率高达90%,能同时检测早期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早期发现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研究还发现自身抗体与食管癌、胰腺癌、卵巢癌、结肠癌有关系,患者体内的相关自身抗体可以作为上述癌症诊断的标志物。

自身抗体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1)自身抗体可以在肿瘤的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被检测到,该优势使其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

(2)由于自身抗体反应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因此它也可以用于肿瘤进展和恶性转化的评估;(3)自身抗体在肿瘤抗原表达很低(常规蛋白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的时候也能够被检测到,因此具有很好的灵敏度;

(4)自身抗体存在于血清中的时间较长且相对稳定,易于收集,便于大规模筛查及长期存放。

    因此,利用肿瘤患者体内内源性的体液免疫反应来检测发生恶性转化的细胞,正逐渐被临床所认识和接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