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索:金准生物携全程质控新概念为第15届CACLP献礼

2018-03-12 06:50 · JYWENBIAO

用心铸造金标准——金准生物把全程质控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视质量为生命,以用户为中心,构筑起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开创了中国POCT全程质控的先河。

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作为一项新的医学诊断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风雨历程。从1995年3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AST2-P文件的发布到2013年10月《GB/T29790-2013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出台,伴随互联网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等对医学生态的深度影响,中国的POC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POCT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质量管理和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困扰和阻碍着POCT行业的健康发展。

著名检验医学专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在IS015189之《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文件中指出,质量是科室的生命,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国医学装备协会POC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表示,POCT的许多项目已成为临床的必备检测,但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常常存在操作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结果报告形式混乱,检测数据管理不规范,仪器品牌众多,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比对,仪器分布在各个科室缺少统一监管,以及行政管理不明确等诸多问题。

质量是体外诊断产品的生命线。对包括POCT在内的检验医学来讲,质量就是要保证和满足疾病的临床诊断、监测、筛查、预防的需要,既要加强设备与试剂的室内质控,又要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室间质评;对POCT项目按规定进行严格比对和质量控制。 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POCT质量控制并将其纳入医院整体管理体系。

作为全球首家将量子点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领域并实现产业化的体外诊断生产企业,金准生物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的战略高度。2017年,金准生物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基于量子点核心科技的全程质控新概念,使我国POCT的质量控制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金准生物通过原材料开发、设计转换、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四个板块实现了全程质量控制。金准生物通过量子点原材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合成了7种不同颜色的量子点材料并注册了金准量子点北斗系统,保障了试剂的批内差和批间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条码全检,为仪器设定标准参数,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合格率。通过拥有发明专利的Eu2+、Mn2+元素质控卡,采用绝对数值定值,保证了仪器整个光路元器件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另外,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云手持式仪器,凭借云端售后优势,以总部为中心实现客户端仪器和试剂的动态监控,实现了智慧化管理。金准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冻干粉质控品,拥有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能够评价并验证检测精密度和因仪器、试剂检测系统的变化而导致的分析偏差。

基于包括50家标志性三级医院在内的2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应用和实验室评估,金准生物结合量子点技术的自身优势,以匠心精神对仪器和试剂进行不断优化,并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通常试纸条T线处的荧光强度与检测物的浓度成正比,以此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当仪器识别C线无条带时,仪器将在第一时间判断检测结果无效,并且不计算检测数据,以此排除异常反应,提醒特殊临床样本需要进行稀释或者去干扰处理,防范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错误结果,为医务人员出报告前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用心铸造金标准——金准生物把全程质控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视质量为生命,以用户为中心,构筑起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开创了中国POCT全程质控的先河。

为迎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的胜利召开,金准生物将于3月18日下午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N-M106会议室举办卫星会议——2018春季新品发布会。该会议特别邀请府伟灵、王成彬、罗阳等著名检验医学专家学者通过对量子点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解析,深度阐述全程质控新概念,分享基于量子点技术在医学诊断领域创新发展的智慧营销之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