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医疗来了 医生也可下海“创业”

2018-01-16 10:05 · valubio

去医院看病不用排队,转院就诊不再重复检验,在家中就能实现健康管理,智慧健康让共享医疗成为现实。

9月17日,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出席“首届大医汇·汇智论坛‘共享医疗与医改政策研讨会’”时指出,初步估算,2016年中国医疗分享市场交易额约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目前增速看,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0亿元。

去医院看病不用排队,转院就诊不再重复检验,在家中就能实现健康管理,智慧健康让共享医疗成为现实。记者从温州市卫计委获悉,温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新鲜出炉,到2020年,打造温州全民健康信息化“1156+”新体系,让看病更便捷、院间转诊更通畅、院外健康管理成为可能。

虽然政策有了,但很多公立医院的教授有了新的困惑:可以去哪里执业。于是,已从三级公立医院“下海”多年、探索医生集团早期模式的詹智勇便顺着“为医生做点事情”的思路,开始创业。他认为,共享医疗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聚而众”的品牌影响力,二是雄厚的医生资源,三是优质的检测和治疗设备。

但在行业早期的探索者、中国医生集团联盟秘书长董法廷看来,目前中国共享医疗为代表的医生集团正处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发展阶段。

多点执业政策落地仍是难题。目前来,医疗共享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多点执业政策落地困难;二是医保体系尚未打通,大部分医疗分享活动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现有的管理规定大多按照传统医疗机构的要求设置,在执业类型、资质审批、医疗规范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不适用于共享医疗新业态。

在有过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廖新波看来,医生集团等平台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美国的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医生与医院的合作伙伴关系)机制,即医院与医生是合作伙伴,不存在利益分成。如此一来,医生的身份也会发生转变,成为医疗服务的总导演、推动者、关键责任人和法规守护人,同时也是自身品牌的缔造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