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医生患脑癌,看美国专科医生如何构建团队携手应对

2017-11-01 11:49 · njmega

Mark Weiner医生是一位在美国波士顿地区工作的神经学专家,然而,不幸的是,疾病不会放过每一个人,哪怕是医生。

“美国大约70%的癌症患者,其最佳治疗方案都来源于多学科的综合探讨,对刚刚诊断的可治愈的肿瘤患者,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早期实施多学科的治疗方案和医生实施这一方案的技能。”——NCI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多学科会诊在患者诊治过程中日显重要,在中国,多学科会诊还属于医生们的合作探索阶段,但是在美国,多学科会诊已经成为挽救重症,如癌症患者的必要手段。

(图片来源:NCI)

神经学医生患脑癌

Mark Weiner医生是一位在美国波士顿地区工作的神经学专家,从成为一名执业医师的25年以来,他在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成效,包括脑部,脊椎,神经和肌肉的治疗,曾救助数以千计的来自全世界的病患。

然而,不幸的是,疾病不会放过每一个人,哪怕是医生。2016年春天开始,Weiner的左膝就经常感觉疼痛,走路还会一瘸一拐。他和妻子Hedy Wald都是长途骑行爱好者,所以那时,他以为是自己在骑车的时候伤到了膝盖,一直没有当回事。但是作为一名神经学专家,专业上的直觉,并没有让他放松警惕,随着疼痛时间的持续和症状得不到缓解,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得了某种疾病。

2017年初,Weiner的步态开始出现变化,很细微,以至于普通人不易注意到。他深刻意识到,在行走时,当你的腿向外迈出以及脚尖触地时,异常的步态都可能与中风或癌症有关。直到把所有的症状都回想一遍,Weiner终于确定有可能是癌症。在同事把MRI扫描结果拿给他之前,他的心里已经有数。他被确诊为脑癌。

确诊后,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他来到了位于波士顿的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医院(DF/BWCC)治疗,这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唯一的癌症专科附属医院,也是全美最顶尖、最权威的癌症治疗中心。

Weiner的主治医生是DF/BWCC神经肿瘤中心主任Patrick Wen医学博士。

(在进行脑部手术的前一天, Weiner和妻子Hedy Wald举办了一次家庭野炊。)


神经肿瘤专家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

巧合的是,在数周之前,他刚刚在美国神经学会议上见到过Patrick Wen医学博士,并对他的演讲印象深刻。

Weiner回忆道,当时,Patrick Wen医学博士演讲主要介绍了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癌症中心是如何致力于推动研究,同时尽可能地在手术和临床试验中避免对大脑造成过多的伤害;换言之,对于患者而言,生活质量和数量同样重要。

Weiner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为了方便治疗,他带着孩子们和妻子Hedy Wald一起搬到了距离医院不远的公寓。全家一起和Patrick Wen医学博士,以及由Patrick Wen医生发起并组织的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癌症中心神经肿瘤中心的医学团队,包括肿瘤外科、内科、放射科等学科的专家们探讨治疗方案,共同面对未来。

DF/BWCC的多学科合作团队令Weiner和妻子Hedy感到叹服,不仅是Patrick Wen医生,还有外科医生Ian Dunn和放射学家Brian Alexander。他们每周都会安排2个小时的时间与Weiner及时沟通,并且耐心解释在治疗的每个阶段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且向他详细介绍医院里正在进行的多项临床试验,如果有合适的,会根据他的病情提出申请。

(Weiner在治疗间隙为其他患者进行骑行筹款活动。)


经过了手术、放化疗后,Weiner的病情控制得很好,肿瘤缩小了近一半。为了表达对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感谢,Weiner和妻子Hedy邀请了家人和好友,决定从波士顿自己的家出发,骑车到丹娜法伯——大约有25英里的路程——沿路进行筹款活动,以支持由他的主诊医生肿瘤研究中心主任Patrick Wen医生创办的脑肿瘤研究基金。

他们的骑行活动从今年8月份开始,利用了Weiner接受放疗和化疗的间隙。这是一次令人愉悦的骑行。Weiner感觉棒极了,并且共筹集了10,000多美金。


多学科会诊:重症患者最理想的诊疗模式

在国内,一个原本认为需要开刀的病例,内科医生看了会说,这个可以用药;而另一例内科病例,比如一个3厘米的肿瘤,外科医生看了会说:还在用药?赶紧开刀吧!

多学科诊疗,也就是MDT模式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由美国提出,即多个科室专家通过定期会诊形式,制定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在欧美等国家,MDT模式已成常态。2007 年,英国 NHS 甚至还做了立法,规定每一位癌症患者都需经过MDT综合治疗。

MDT模式在国外肿瘤的诊治上开展较早,应用也较成熟。有些肿瘤,单科医生无法明确是做化放疗还是手术,而MDT就让不同学科医生各抒己见,提供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MDT,患者可以一次就把相关科室的医生都看了,避免了误诊、误治,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提高诊疗效率。而且比起单科诊疗,MDT能得出最优的诊疗方案,使患者最大化地获益。


57岁结肠癌患者接受美国多学科肿瘤专家联合会诊

陈先生,57岁,上海人。国内诊断为“肺腺癌”;之后,PET-CT和肠镜检查发现肝脏局部散在稍低密度灶,考虑“肝脏转移可能”;乙状结肠活检提示:“结肠腺癌”。到底是双原发肿瘤?还是某一处肿瘤转移到另一处?接诊医院无法确诊。

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为陈先生安排了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两位肿瘤领域大牌专家联合会诊。他们分别是麻省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胃肠肿瘤顶级专家Dr.Zhu和担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肺癌指南的第一作者Dr.Azzoli。

根据陈先生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以及CEA 升高,两位专家联合会诊的诊断一致为“乙状结肠腺癌,伴肝脏和双肺转移”。建议陈先生使用FOLFIRI 方案开始化疗,,同时进行肿瘤基因检测。陈先生目前治疗效果稳定,没有发现肿瘤进一步转移迹象,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肿瘤标志物指标趋于正常值。

医学治疗是严谨的,治疗肿瘤等重症疾病更不能有一言堂的存在。

在国外医院看病,你会发现自己预约好一位医生后,紧跟着,后续的其他检查安排、治疗等等都不用再操心,这源于多学科联动诊疗模式。有时,重症或大病往往涉及到多个不同科室,而多学科联动诊疗模式恰好能够解救该问题。一位患者的背后站着不是一位医生而是一个医学团队。

在国内看病,你也可以将患者的病理资料、影像学资料、检验报告、病历摘要及治疗经过等整理汇总翻译,交由专业机构递交到美国权威肿瘤专家手上,然后科学的组织多个学科肿瘤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多学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