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7日)早上,70岁的袁阿姨心情大好。因为她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跨越太平洋的视频聊天,而这次视频聊天让她感受到了美国医疗专家会诊。
袁阿姨是余姚人,平素身体一直不错。
半年多前,她查出高血压,用药后得到控制。近3个多月来,她总觉得手指疼痛麻木,连正常活动都受影响,当地医院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7月,她又去医院看腕管综合征,检查时却发现肌酐很高。两天后,因急性肾衰竭,她被转到宁大附属医院治疗。
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袁阿姨的主诊医生、宁大肾内科主任医师周杨怀疑袁女士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着实另一家人陷入困境。
于此同时传来一个好消息,此时医院正在开展中美远程会诊平台。袁女士家属马上通过院方预约了美国精准肿瘤医学专家内德·贾瓦迪(Nader Javadi)博士会诊。而袁女士则成为第一位获益者。
今天上午10点会诊如期举行。
经过近一小时的会诊,内德·贾瓦迪(Nader Javadi,M.D.)教授以及周杨就袁女士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从病情诊断到后续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用、巩固治疗、靶向治疗等问题都给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二诊疗意见”。
记者了解到,在欧美国家,“第二诊疗意见”在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风险、节约医疗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
“涉外远程会诊是宁大附属医院与国际前沿医疗水平的一次接轨。”宁大附院麦一峰院长介绍说,通过远程会诊,在院内专家与国外顶尖医学专家的不断交流和碰撞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患者的诊疗方案,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麦一峰院长还表示,远程医疗能有效地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以本次会诊为例,患者无需花费巨额的费用、时间和精力远渡重洋,毫无头绪的等待一个未知的美国诊疗方案。现在只需通过中美远程会诊,在国内专业医疗机构的监督下,通过中美双方专业医生的共同探讨,就能得到最专业、最可靠、最前沿的诊疗方案。”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想找个美国医生看病,除了砸重金漂洋过海,基本别无他选。除本就昂贵的医疗费用外,机票费、交通费、食宿费、翻译陪同等人工费就已经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坐在家门口就可以预约美国专家会诊,对于患者来说,很是便捷。
可如何使用这个平台呢?
记者了解到,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向医院提出申请,医院则更与病情约定美国的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以像在国内一样看门诊一样,接受值班专家会诊,也可以私人订制特约某位专家。但需要提前2个工作日到5个工作日进行预约。
约好专家后,便可以进行会诊,每次会诊时间从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不等。然而这个费用也是从6000元到万元不等。
而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在宁波拥有中美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的除了宁大附属医院,还有宁波市第一院,并且已经有几位宁波市民已经尝试到这个平台所带来的惠利。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