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酒,跟“大脑奖励中心”的这种蛋白有关

2017-09-16 09:00 · 李亦奇

近日发表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Cell Press杂志社出版的Cell杂志姐妹期刊《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酒精引发大脑长期改变以及过量饮酒的分子机制,跟“大脑奖励中心”一种叫做prosapip1的蛋白有关。

古语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事实上,美酒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容易让一些人“上瘾”贪杯。探索这种缘由或需要从大脑的行为模式中来寻找。

据科学家发现,人脑中会分泌多种能让人感到快乐、安全和成就感的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快乐素”(Happiness Hormone),其中的杰出代表有“四大金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多巴胺”、带来激情的“去甲肾上腺素”、负责取乐和镇痛的“内啡肽”以及协助我们奉献自我的“道德分子”——“催产素”。这些物质,是通过大脑的“奖赏中心”(Reward Center )调控分泌的。

爱喝酒,也源于大脑的奖赏机制

喝酒上瘾的原因在于大脑的奖赏机制。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分泌很多的快乐素,以保持大脑对快乐素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人们才有动力去完成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快乐素大量释放,人们不用通过努力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欢乐,并因此越来越贪恋“杯中之物”。

近日,一项发表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Cell Press杂志社出版的Cell杂志姐妹期刊《神经元》(Neuron)上的研究揭示,酒精会引发大脑细胞的长期变化,从而引发大量饮酒,最终发展成为人们所说的“问题饮酒”的模式,如此循环将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多米诺效应。据悉,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它将酒精消耗与老鼠大脑中“奖赏中心”的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酒精上瘾,与prosapip1蛋白有关

研究作者、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的的主任Dorit Ron表示,“酒精成瘾”一直以来是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大问题,但始终没有好的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此前他们实验室在小鼠水平的研究表明:mTORC1可能是引发多种药物上瘾的关键分子,包括可卡因、吗啡以及酒精等等。


早期研究发现:过量饮酒会导致“大脑奖励中心”mTORC1的活性上升,而mTORC1又能改变“大脑奖励中心”的结构,进而增强酒精的正反馈效应。mTORC1的正常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等人利用RNAseq技术对可能与mTORC1响应酒精刺激的活性上升有关的蛋白质进行了筛选。

在所有鉴定出的12个蛋白质中,作者们发现其中一种叫做prosapip1的蛋白质能够在小鼠摄入酒精之后改变其“大脑奖励中心”的结构与活性。通过遗传手段阻断prosapip1的活性后,小鼠对酒精的上瘾症状得到了减轻。此外,这种阻断效应存在很高的特异性:小鼠对其它食物(例如糖水)的偏好并没有因此减弱。

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还不够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能替代酒精的戒酒药。目前应用的戒酒药物走的是“曲线救国”路线:让患者在饮酒时产生躯体不适,从而打断酒精—快乐素的联系,以达到戒酒的目的,代表药物有戒酒硫、呋喃唑酮和阿朴吗啡。戒酒硫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得酒精在体内因降解减少而积聚,产生严重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呋喃唑酮是用于胃肠道的抗生素,但也有类似戒酒硫的作用,称为“类戒酒硫反应”;阿朴吗啡并不直接作用于酒精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兴奋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引起呕吐。

酒瘾是酒精滥用导致大脑奖赏机制失效,因此心理治疗是戒瘾治疗的关键部分。患者需要重新建立获取快乐素的行为方式,才能在正常社会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而真正戒掉酒瘾。

而这篇研究的作者认为,这一发现打开了酒精上瘾神经调节机制的新大门,有助于针对酒精上瘾疗法的开发。

参考资料:

Protein links alcohol abuse and changes in brain's reward center

Prosapip1-Dependent Synaptic Adaptations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Drive Alcohol Intake, Seeking, and Re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