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科为例,在国内儿科挂点滴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几乎百分之90%的患感冒儿童都要接受抗菌素和吊液治疗,如果按照教科书,感冒前期是病毒所致,主要对症治疗,治咳嗽,流鼻水,发烧或头痛。少数儿童进入感冒后期,合并有细菌感染有黄痰发烧才需要抗菌素治疗,不能进食的儿童才需要吊液。在国内这种过度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附加伤害,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需要下面为大家慢慢分析。
一:美国医疗体制决定不会出现以“以药养医”这种情况
在美国,医生不会乱开药,因为医药是分开的。你买药的时候,是去药房买。而药房挂靠在一些商店下面(如沃尔玛,CVS,Walgreen), 所以,医生给你多开药对他一点好处没有,吃错药了他倒是有责任,所以一般情况下来说,你不会吃到你不需要的药。
在美国医生的教育中,至始至终强调两条内容:凡事先求最简单和最便宜。开最便宜地药,开检查单时要想到同等最便宜的检查。用手给病人做身体检查是最简单最便宜,任何时候都要最先作。最简单和最便宜先做,不行了再考虑用复杂的和最昂贵的。
在美国,医生会教你保健方法,比如你关节疼痛,医生会让你去锻炼,你小叶增生,乳腺增生就会教你怎样自己配合疏胸霜按摩,你牙齿不好,他教你如何用牙线,如何饭后漱口,有很多营养品直供诊所的,医生可以直接开给病人。
总之,医生总是优先选择没有伤害的方法,而不完全是吃药解决,他希望在生活方式上让你改变。这种医患关系更全面一些,他负责的是你健康,而医药不过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所以医疗的英文有medical care, health care说法,其中关爱保护 care 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医生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对美国病人来说,同一个医疗问题你问西部加州的医生,或问东部纽约的医生,问城里的医生或乡下的医生,答案都完全一样。在美国,不鼓励病人为了自己的同一个病去看第二个同科医生,付钱的医疗保险业会认为这是浪费。
美国也没有“专家门诊”,因为主治医师的水平是一样的,青年老年的水平也一样(青年医生的知识还会新一点儿),没有理由去看老医生要多付钱。中国的病人告诉我,在中国遇到难一点的医疗问题问几个医生,“每个中国医生都有他自己的不同看法”。这就是水平不齐的缘故。
中美医疗的差距显而易见,当然国内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地方。因此涵翔医疗搭建起中美两国的桥梁,促进两国的医疗交流及为国内的患者提供更好医疗条件的机会。
涵翔赴美就医服务中心:www.handsome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