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指原来对某抗生素敏感的生物(尤为病原微生物),经突变后,变成对其高度耐受的特性。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主要的驱动因素,使得细菌容易发展成超级细菌。
有专家建议,医生应该在病人感觉良好时停止抗生素疗程。他们担心,在病人感觉良好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治疗,可能会增加抗生素耐药性——超级细菌进化而对药物免疫。
但是他们的建议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告诉患者即使在开始感觉良好之后,也要完成抗生素疗程。
多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曾告诉患者,未能完成一门课程是“不负责任的”,即使过度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细菌耐药性。英国皇家定位系统学院(Royal College ofGPs)主席海伦·斯托克斯-兰帕德说,病人不应该基于一项研究改变他们的行为。
来自牛津大学、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医学院的10名传染病专家在报告中称,海伦•斯托克斯-兰帕德目前的建议并没有有力的证据来支持。相反,他们说,有证据表明,尽早停止使用抗生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滥用药物。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马丁·卢埃林教授说:“从历史上看,抗生素疗程设定的先例,是由于病人害怕接受治疗,而只有少数的人担心过度使用…完成疗程会违背最基本的和最普遍的药物信念,那就说明我们尽可能少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卢埃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英国医学杂志》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人们错误地认为应该把抗生素类药物的疗程作为减少耐药性的最大限度,这可能是减少使用不必要抗生素的一个重要障碍。病人对同一种抗生素的反应可能不同,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个事实,而使抗生素持续长时间使用…我们的建议是基于一些很少的证据。在医院里,感染病患者通常只接受抗生素治疗,直到检测显示他们已经从感染中恢复过来。”
研究人员说:“在医院外,反复测试可能不可行,病人最好在感觉良好的时候停止治疗,即使这与世卫组织的建议截然不同。”
对于这项研究,专家们分析了关于抗生素的多项可靠研究的结果。他们发现,较短的疗程约为正常处方长度的一半,对病人是否康复、重新感染或死亡没有影响。某些抗生素最好长时间服用,如用于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但其他人,如肺炎患者,可能在较短的课程上同样有效。
但卢埃林教授也表示,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确定病人服用药物的时间。
斯托克-兰帕德说:“推荐的抗生素疗程不是随机的——它们是针对个别情况量身定制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疗程很短。我们关注的是患者在感觉良好时停止服用药物的后果,因为症状的改善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染已经完全根除。”
而英国公共卫生局表示,病人应该继续听从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