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人民网”。
从社会文明建设视角来评价,天赋基因检测就是用伪科学的方式宣传迷信,不利于科学的教育观推广,更不利于科技文明的建设。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不用尝试那么多的兴趣班来挖掘特长”“准确预测癌症肿瘤,准确率近100%”……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基因检测”,类似的广告语不时可见。基因检测成了可以预测未来发展以及旦夕福祸的利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6月20日《中国青年报》)
通过基因技术能否检测出孩子有什么天赋?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的新闻官员曾公开表示,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听说过检测基因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可以说,基因和天赋的关系,目前科学上无任何定论,也不存在所谓的天赋基因。其实稍有生物学常识就很容易看出来天赋基因检测的欺骗性。通过基因检测的确可发现部分可能出现的病,用以预防出生缺陷及遗传性疾病,而天赋则属于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天赋基因检测违背最基本的科学原理。
其实这种以发现天赋为噱头的骗局,如同消失多年的电脑算命,其本质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活动。电脑算命也曾风靡一时,最后被证明就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愚人工具。电脑的确具有计算能力,基因检测技术也能发现孩子的天然缺陷。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脑计算与基因检测的结论均是确定性的信息,而人生命运与孩子未来却包含大量不确定的因素,谁都无法对未来的命运进行准确的预判。这是客观的规律,任何技术都不可能突破。
某种意义上,孩子的天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某项技能的种子,之后浇水施肥并有充足的阳光,种子才会萌芽、才会茁壮成长。没有家庭的熏陶、长辈的循循善诱,也许就不存在所谓的天赋。即便孩子出现某项兴趣特长,如果引导不当也可能适得其反,再造一个方仲永。孩子的教育培养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暂时的失败是人之常情。盲目迷信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是父母为了寻找一种虚无缥缈的心理安慰,更是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浮躁表现,甚至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去年9月,著名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给儿子轩轩测了天赋基因,引发了不少“宝妈”的跟风。这个由国内首家上市的基因检测公司所做的基因检测价格不菲,费用高达6800元。而在非临床领域,尤其是在天赋检测、健康风险等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国内的监管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虽然天赋基因检测缺乏科学性,某些非医疗的机构却不遗余力地宣传造势收费不菲,原因只能是监管的缺失和利益的驱动。
报道尖锐地指出对天赋基因检测的迷信与追捧,只是揭开了基因检测问题的冰山一角,目前这一领域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从法治层面来评价,这种天赋基因检测服务涉嫌非法经营甚至涉嫌诈骗,工商部门、公安机关应该依法查处、及时取缔,相关立法部门应该及时立法规范;从社会文明建设视角来评价,天赋基因检测就是用伪科学的方式宣传迷信,不利于科学的教育观推广,更不利于科技文明的建设,科技组织、文化执法等部门对此应该高度重视,深入宣传科学、揭露迷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