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美学家用“音乐就是音响运动的形式”这样有些不近人情的描述来定义音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仍然是能最唤起我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近日,来自西班牙和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不容易被音乐打动的人,他们负责处理声音的脑区和管理情绪的脑区之间的连接更少。这项研究发表于PNAS上。
科学家很久之前就发现,在任何文化体系中,有一类人对任何音乐都不能做出情绪反应。虽然没有实际验证,但一些理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这些人负责处理音乐和负责产生响应的脑区之间交流较少。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想法。
此前的影像学研究表明,音乐带来的快乐可能来自听觉皮层网络和中脑边缘奖赏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这种相互作用对音乐带来的快乐至关重要,那么对音乐无感的人可能会表现出皮质-边缘反应的改变。
研究人员招募了15名对任何音乐都无感的人,让他们在听音乐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而对照组中招募了30名志愿者,其中15人认为他们对自己喜爱的音乐做出和大多数人相同程度的情感响应。另外15人认为自己比起一般人来说对喜欢的音乐能做出更强烈的共鸣。这两组对照同样在听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时接受大脑扫描。
通过比较扫描,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对音乐缺乏快感的人处理奖赏的脑区——伏隔核(NAcc)活性更低。但是他们在参与其他能产生快乐的活动——货币赌博任务时NAcc活性却与对照组相同。这意味着缺乏音乐欣赏能力并非单单由于大脑的奖赏系统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类人大脑的听觉处理脑区——听觉皮层和奖励相关脑区——腹侧纹状体(包括NAcc)之间的功能性连接比对照组更少。与之相反,对照组之间比较发现,对音乐产生更强烈情感的人这两个脑区之间的连接增强。
因此,这项研究表明,音乐快感缺乏可能与听觉皮层和皮层下奖赏网络相互作用减少有关。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的是这个现象的因果关系,到底是缺乏音乐欣赏能力引起脑区连接减少,还是脑区连接较少导致对音乐无感?在进一步研究进行之前还不能得出确切答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