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医友
今年9月,新华社发布了一篇关于我国医疗领域现有问题的社评——《对预约挂号“隐形的长队”不能视而不见》,再次将我国“看病难、挂号难”的历史痼疾摆上台面!
其实,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各地不断落地的医改措施已经逐渐改变了民众以往的看病模式,然而一些医改举措初衷虽好,却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形式化”倾向!例如,线上预约挂号的推行并没有真正解决我国挂号难的历史问题,而是将线下有形的长队“变相”转为线上“隐形的长队”,治标不治本。
一名就医者使用手机APP进行挂号(来源:网络)
预约挂号,从现场拥堵转变为“网上塞车”
“挂号像春运”是以往群众在大医院“挂号难”的真实写照!而为推动分级诊疗、引导患者有序就医,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已率先试点推行了线上挂号预约模式。然而,真正施行后却发现线上预约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大排长队;而且传统的电话预约线路也遭遇“塞车”,挂号难问题依旧存在。
而究根结底,“隐形的长队”背后的症结在于医疗资源的稀缺!线上预约挂号虽然使得渠道变得多元化,但要真正根治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除拓展挂号渠道,优化挂号模式,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外,关键还是要处理好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问题。
“隐形的长队”,核心症结在于医疗资源的稀缺性
医生是医疗资源的核心!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生资源)稀缺与分布不均,无法满足民众医疗需求的增长而导致的。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据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1069.4万人,已经比上年增加了46.0万人(增长4.5%),但是同人民的需求相比,卫生人员的增速明显还是过缓,特别是医疗服务供给的核心力量——执业医师的增长率还远远不够,并且二者差距不断加大。另外,除了供给不足外,医疗供求结构也处于失衡状态,这就导致原本就不够用的资源还存在使用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导致民众看病难问题进一步加剧。
跨境远程医疗行业兴起,引进海外优质医疗资源
这种情况下,想要尽快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除了投长线增加“内产”外,更为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进来”,包括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以“好医友美国卫星诊所”为代表的跨境远程医疗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借助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将美国海量优质医疗资源全面引入。它将资源与国内医疗机构共享,供患者自主预约,让人们在面对疑难重症等情况下,能够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快速连线视频美国医生,进一步寻求权威的第二诊疗意见,以降低误诊、漏诊几率,公正客观地从患者切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第二诊疗意见”模式主要适用于:癌症、心脑血管重症患者;怀疑被误诊或漏诊的患者;重大治疗或手术前寻求确诊的患者;疑难杂症、罕见疾病、多家医院诊断不一致的患者等。相信,“第二诊疗意见”理念的兴起必将成为人们追寻健康之路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