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8月癌症研究最新热点

2012-08-17 16:10 · buyou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急剧攀升,这使得癌症研究变得更加迫切。近年来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组测序以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让科学家们对癌症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正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癌症。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急剧攀升,这使得癌症研究变得更加迫切。对于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癌症的真相,比如说,多种遗传变异,多种表观遗传学变异等等,诱发癌症的机制变得繁杂而晦涩难懂。

仅以癌细胞与癌症微环境为例,癌细胞与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等等,各种微环境中的细胞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微环境对癌细胞的发育生长具有不同的作用,尤其对癌症的转移、复发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组测序以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让科学家们对癌症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正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癌症。科学家们不仅从观察分析癌症发生时的遗传变化,更是关注癌症复发时的相关遗传变异。

比如近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不少重要癌症研究突破公布,首先是美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历时15年,分别在实验小鼠的皮肤、肠道以及大脑里,用遗传细胞标记技术成功追踪到癌症干细胞的踪迹。

早在1997年加拿大科学家伯奈特和迪克从急性髓性白血病中分离出一类细胞,约占白血病总细胞数量的0.2%。这些数量小到不起眼的细胞被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实验小鼠身上时,却引发了白血病。在他们看来,这种自我更新能力极强、并且会生成癌细胞的家伙,可能就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元凶。

然而这一领域却争论纷纷,因为有人因此质疑道,把癌症干细胞移植到另一个动物身体中的试验方法,已经改变了肿瘤生长的原始环境。而最新研究运用人类所拥有的现代分子技术,在同一生物环境中癌症干细胞的踪迹。他们没有选择对癌症干细胞表面标记物染色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遗传基因技术,让小鼠身体里携带着让癌症干细胞无处可逃的绿色荧光蛋白。

另外还有科学家在癌症治疗方面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他们指出,目前药物能够有效靶标癌细胞的特定基因,但不是所有癌症相关蛋白质都可以作为靶点。实际上经科学家估算,人类蛋白质中只有10%-15%具有成为药物靶点的潜力。因此越来越多科学家意识他们面临着一些无可避免的死胡同。

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miRNA(MiR-7和MiR-128)转入卵巢癌细胞,以观察其对基因系统的影响。起先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二级相互作用可能不利于miRNA的医疗应用,因为绝大多数这些二级互作改变了目标以外的基因表达。然而,在随后的实验中他们发现绝大多数下游改变都是在功能上协调作用的。

miR-7转染最显著的作用是影响了细胞粘附的相关通路,包括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和其他癌转移的相关过程。与之不同的是,miR-128转染影响了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复制相关过程,在癌细胞中这些生物过程都过于活跃。

目前miRNA的临床试验才刚刚开展,由于人们还并不完全了解许多miRNA的细胞学功能,决定性的发现还在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