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行业标准
新能源车的呼声此起彼伏,人们不免担心,如果有量产的可能,能不能在各城市都找到符合自身规格的充电接口……
厂家:没有标准很茫然
上海车展上,混合动力大军全面进军上海车展,而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的关注也逐渐升温。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提出建议,其个人觉得国家或者行业可以推行一个新能源车的指导标准。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冯兴亚解释说,如果想要降低成本,就需要车辆大批量生产,这样就可以让节能车和新能源车快速普及。在他看来,目前,纯电动车在配套上还有需要攻克的问题,比如续航能力、电池的性能等等,需要一段时间去解决。而混合动力车是目前比较容易实现的技术,可作为近期的主要技术来推广。
比亚迪汽车公关经理徐安告诉记者,有标准出台也能够便于电动车型在全国推广,也经常参加关于制定标准的论坛,最关心的是供电桩接口的规格,还有电池的安全性、环保性、能量密度等方面。还有废旧电池的回收方面的规定也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专家:目前处于摸索阶段
去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文件,其中对电动汽车及部件的规格和等级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并未成熟。
有专家指出,如果没有成熟的标准出台,将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师刘玉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新能源车包括混合动力及电动车车型,都应该形成一个全行业的标准。
刘玉光进一步举例说:“比如整车性能的统一规定、零部件的特定要求等等,标准的制定由全国汽车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协调组织,提炼出车企所生产出的车型共性,提炼出统一的标准,再上报国家相关部门,这样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刘玉光介绍说,目前国外的相关标准也在摸索中,并不成熟,如果中国能有这方面的行业标准出台,将在全球产业中凸显更多中国声音,所谓的借助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意义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