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你不得不知的10条实验安全法则

2016-05-13 15:55 · ilab

实验室安全问题一直以为都是大家强调的,但是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如何从小细节做到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却渐渐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初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的种种警告之下会格外小心注意,久而久之却“习惯成自然”,慢慢就置若罔闻或形式主义了。

但是有些规则不是用来打破的,特别是实验室规则!有可能因为一个不小心,就带来毁灭性的伤害:灼伤,中毒,割伤,感染,实验室爆炸……这些问题都是随时会发生的。

那么在如此“危机四伏”的实验室,作为实验员的你,该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下十条实验室安全法则,为了自身及实验的安全,请务必要谨记于心!


NO1.请严格按照导师或者实验室手册中的提示操作

在你开始做实验之前,一定要清楚了解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步骤,否则就不要动手。如果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有疑问,请记得先弄清楚答案再开始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如果你要做的实验是化学类实验,请在在实验前详细阅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O.2永远不要用嘴去当移液管

或许你会说,“它只是水而已啊!”,但即便这样,你知道玻璃器皿又有脏呢?

什么?你说使用一次性移液管?那你知道很多人将它漂干净后又放回原处吗?你要做的不是使用一次性移液管,你应该学会使用吸液球或者自动吸液管。

你以为这个很好分辨?那小编问你,汽油和煤油很明显可以辨别吧?但是每年都有人因为分不清汽油和煤油而住院或者死亡。

小编曾经听说,有人用他的嘴巴去抽吸水床使其排干水,你知道他们在一些水床里放了什么添加剂吗?碳-14,一种放射物。啰嗦了这么多,小编只是想告诉你,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害的物质其实也潜藏着危险!

NO.3合理的穿着

朴素的白大褂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你进入实验室的时候,请束紧长发,戴上安全防护眼镜,穿上实验外套。即使你不笨拙到伤害自己,但也不能保证实验室中其他人不会。你也许听说过别人家的实验室某某不小心点燃了自己,或者不小心把酸泼到别人身上或笔记奔上;也可能在自己家的实验室看到过药水溅到眼睛里等等。在实验室里,合理的着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No.4识别安全设备

你不但要学会识别安全设备,还要学会使用这些设备。你需要知道灭火毯、灭火器放在什么地方,要了解这些灭火设备怎么使用;要知道洗眼水、淋浴房在哪里,这样一旦发生险情你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NO.5不要尝或嗅化学制品

对有些药品,仅仅闻一鼻子,就吸入了足够伤害你的剂量!如果安全信息告诉你这种化学品只能在通风柜里面使用,那千万不要把它放在其他地方使用。这不是烹饪课,不要拿自己的鼻子去做无谓的“尝试”!

NO.6不要随意将化学品倒入下水道

有些化学品可以冲进下水道,但有部分化学品有其他处理方式。只有在可以确定化学残留品不会与水发生不可预料的反应时,才可将它倒入水槽。

你要警惕,你的一个所谓“方便”的举动,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计的灾难。所以,请在实验完谨慎处理废弃品,不要仅仅图一己之便。

NO.7不要在实验室吃和喝

你可能在实验室里包过饺子,也可能在实验室里煮过水煮鱼,在实验室里吃吃喝喝,确实很有Feel,但,这真的太危险了,因为你无法预料到你吃喝的东西会不会与实验室里的某种化学试剂产生反应,也无法预料到是否会污染你的实验室!

NO.8不要做一个疯狂的科学家

不要随意地混合化学品!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添加顺序,不要违反指示操作,即使那些混合产生看似安全产物的药品也得小心使用。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得到盐水,但是这个反应可能会破坏玻璃器皿,如果你一个不小心,反应物就会溅到你的身上!

NO.9在实验中记录数据,而不是试验之后

直接在你的实验记录本上记录数据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抄写(比如手册或者你的实验同伴)。虽然从其他地方抄写记录数据会更方便,但只有真正记录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上的数据是最准确也是最难遗失的。最重要的是,实验前后的记录数据是绝对的一手资料啊,必须得自己妥善保管,万一实验成功了要重现,没原始数据是万万不行的!

NO.10管理实验室用智能化软件

实验室里要管理的的试剂成百上千,乱扔乱放很容易导致各种化学试剂之间产生反应。单靠人工及Excel表格的记录很难管理这些试剂,你不妨考虑用一款好用的智能化实验室管理软件——iLab智慧实验室来协助你管好自己所属的试剂耗材。

做科研不易,做一只整天呆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汪更不易。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请千万千万要记得:没有什么比实验安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