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结肠息肉可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但是无论是哪种息肉目前均要通过手术切除,不过据我国最大的赴美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获悉,这种境况即将被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打破。
复杂结肠息肉通常是较大的扁平病灶,由于大小和位置的缘故,过去认为其难以通过内镜切除。复杂结肠息肉的患者常常被建议接受手术切除息肉,原因包括担心不良事件、分块切除术后高复发率、不完全切除术后可能存在患癌的风险等。
过去十几年来,得益于切除术的改善和对出血和穿孔的处理技术,专业的内镜医师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移除复杂息肉。但是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胃肠、肝脏及营养科的Gottumukkala S.Raju教授指出,这种手术需要专业化的培训,一般的医疗机构并不能进行这类培训。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精细的结肠镜技术,通过内镜移除息肉,避免通过腹部切口的开放式手术。首先需要在病灶底部的结肠壁内小心注入液体,将病灶从结肠升起,然后连带结肠表层仔细剔除,防止损伤深层组织。
Raju教授指出:“完全切除复杂结肠息肉的技术很难,所以患者常被建议去做开放手术,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风险和费用。我们的研究证明这种医疗手段并不是必须的。通过合理的培训,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
该研究收集了2009年到2014年期间,MD安德森癌症中心结肠息肉门诊和内镜下黏膜切除中心203个复杂结肠息肉患者的数据,主要终点是完全切除率,第二终点是安全性、残留腺瘤率和息肉遗留率。在203名患者中,超过75%的患者(155名)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8名接受了开放手术。在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患者中,149名为良性息肉,6名为癌症,7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4.5%),4名患者有残余肿瘤,5名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没有患者因不良事件死亡。137名良性患者切除术后4到6个月接受结肠镜随访,6名患者发现在疤痕位置有残留腺瘤,另有117名患者发现癌前病变。Raju教授说这些发现降低了初次转诊到内镜下黏膜切除中心时全结肠进行详细反复检查的必要性。没有患者因内镜下黏膜切除失败而进行手术。
据盛诺一家介绍,目前该研究已被发表于《消化道内镜》杂志。其安全有效的特性已经被外医疗界看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来自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将可以帮助我国患者避免手术与手术相关的风险,并可以一定的减免赴美医疗花费。赴美医疗咨询电话:400-96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