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肠癌的发生与经济发展也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出现了质的变化,饮食通常以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为主,又运动过少,为肠癌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另外,粗放工业发展带来了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农业中的化肥、激素滥用,还有食品污染,如地沟油泛滥、添加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防腐剂超标等使毒素堆积在大肠黏膜,无法排解。日积月累,在大肠内壁经过黏膜→腺瘤→癌变这样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肠癌。因此,作为一种富贵病,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肠癌发病率越高。有研究表明结肠癌的发病率与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美国加洲和哥伦比亚统计,在各年龄组中高社会阶层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是低社会阶层的4倍。据卫生部《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1]显示,肠癌城市病例数是农村的4倍多。
2012年发布的一项预测性研究显示,到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城市男性为33.92例/10万人(12.5万例),城市女性为27.13例/10万人(9.3万例),农村男性为13.61/10万(4.8万例),农村女性为13.68/10万(4.5万例)[2]。具体到发病城市,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特征为:沿海地区(东部地区)比内陆(西北地区)高发,其中又以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3]。据上海市统计,1962年、1979年、1990年时大肠癌粗发病率分别为8.7/10万、19.6/10万、28.2/10万人口,但2000年时已达40.8/10万人口,为1979年的2.1倍。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贵”,与此相伴,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富贵病”,包括肠癌。但值得庆幸的是,肠癌是可预防的癌症。我们一方面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防止它的发生[4],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筛查,早期发现肠内息肉并摘除来减少和防止它的恶变[5]。
[1]赫捷,赵平,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00-101.
[2]中国结直肠癌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
[3]我国结直肠癌的流行趋势及对策
[4]Combined impact of 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on colorectal cancer: a large European cohort study
[5]2011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