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行业最大的挑战与机遇是什么?
许多医疗器械行业的决策者正在努力减轻美国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The U.S. 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Care ACT, PPACA) 所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医疗器械的消费税。这将会影响定价抉择,以及如何处理紧缩的利润率以及解决支付等问题。
总的来说,全球医疗科技公司已经做了一些努力来处理内部的成本问题。它们对未来的关注点已经开始向外部聚焦,这很有可能会增加市场未来的并购活动。医疗科技界的决策者会为了增加收入而开始关注可以在核心或者相关市场带来新产品机遇的战略性并购目标。很多行业人士也会发现真正创新性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已经开始在产品周期较早的阶段开始收购此类创新型项目。
美国医疗技术行业的现状如何?
在2013年的IPO热潮来临前,传统的风险投资面临着比其他行业高的研发成本以及超出预期的持有期。这促使许多风投撤离该行业,导致一些处在研发早期的公司艰难地寻找其他融资机会。如果风投不能继续帮助成长型公司寻找有意义的商业化途径,大型的医疗器械与科技公司就需要介入来帮助其进入医疗科技生态圈,同时共享其开发的新产品带来的成功。
除了给成长型公司带来资金之外,大型的医疗技术公司也需要开发一些项目平台能够帮助高潜力公司让他们的好的主意往前进一步,达到他们下一个节点。这些公司应该设立一些内部团队,主要负责建设将公司内部的资源跟外界潜力公司对接的能力。这样可以为公司培养未来的潜在投资对象。这种方法也可以把外部的创新更快速地市场化,可以为每个利益群体都带来好处——无论是承担风险的创业者,医疗科技公司,还是最终获益的病人。
企业高管目前面临哪些紧急和棘手的问题?
随着医疗体系日益整合与不断追求成本—效益的优化,医院关注的问题逐渐超越单纯的产品创新与临床效益。医院正在不断寻求医疗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光长远的医疗技术企业需要将核心理念从“卓越的产品”向“卓越的伙伴”应对转变,并为此开发出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医疗器械公司可以通过这种策略来为医院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风险共享,促进跟病人的沟通,提供临床信息、利害分析以及医保支持——进而成为提供医疗服务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本文选自由艾意凯咨询牵头编制的国内首部《生物医药领域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欢迎关注更多系列文章。
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委托,艾意凯咨询牵头编制了国内首部《生物医药领域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即将于2015年6月发布。《指南》致力于为中国的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产业的商业领袖进行境外投资与合作以及引进海外先进技术的机会与可能遇到问题提供简明而全面的信息支持。《指南》结合来自于行业思想领袖、业内人士,及艾意凯咨询全球专家的最新洞见和第一手经验,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药企境外投资的现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经验教训,全面审视了九个主要国家的投资环境、机遇和挑战,并针对计划、执行和投资后整合提供了一系列实操工具。《指南》还向企业指出了一些“走出去”的常见风险及实用建议,以帮助商业领袖作出更有信心的投资决策,并最终成功迈向国际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