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法
本文究采取前瞻性研究,入组了53例获标准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以及进入第二循环治疗前这三个阶段,分别采集患者血液,同时检测CtDNA及CEA。采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确定基线,8-10周后根据RECIST V1.1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称为数字基因检测的测序技术(Safe-seqS)还对CtDNA中的15个基因的突变频率进行了研究。对患者而言,肿瘤基因突变既可代表CtDNA是否存在,还能反映其水平。
研究结果
在53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的CtDNA检测出基因突变,达到98.1%。而检测出基因突变的这52例患者其对应组织中也检出基因突变的达到48例,一致性达到92.3%。
在第二循环治疗前,ctDNA水平明显减少(平均5.7倍;P<0.001),这与CT扫描(8-10周)显示出的疗效反应一致(比值=5.25, CtDNA减少10倍,P值=0.016)。CtDNA减少高低与PFS(无病进展生存期)长短趋势一致(中位值为14.7 个月和8.1 个月;HR = 1.87;P = 0.266)
研究结论
大部分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可检测出CtDNA,在进行一线化疗过程中,CtDNA的早期变化可以预测放射学反应。
参考文献
Tie J, Kinde I, Wang Y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DNA as an early marker of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nnOncol. 2015 Apr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