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实施效果

2015-02-04 16:34 · 尔湾

骨科手术中,患者总是对疼痛发怵,在骨科围手术中采用各种镇痛方法(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多模镇痛),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骨科手术值得一试。

骨科医生治疗的患者群通常都与疼痛有关,无论小到手外伤和四肢脊柱关节的扭伤,大到人工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后,无不让人将这些伤病与疼痛挂上钩来。骨科医生不但要治疗这些伤病,还要解决疼痛问题,使患者可以尽早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室吴昊等人探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实施效果,并将其发表在汉斯《》学术期刊上。本文从2013年3月初到5月初所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和围手术期镇痛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在送患者去手术室之前,给予成人无磺胺过敏史的患者塞来昔布0.4g口服,进行术前镇痛;在手术关切口前按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年龄,给予“鸡尾酒”疗法,进行切口周围局部注射,进行术中镇痛;由麻醉医生安置腰椎管或静脉镇痛泵2天。术后成人患者采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连续术后两天,改为口服塞来昔布0.2g,每12小时一次,3到7天。此为术后镇痛。

24例患者经过实施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研究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简称NRS)进行术后评分,计算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疼痛NRS评分,最高5分,最低0分,平均0.88分。术后到出院时间平均为4.4天。患者和家属的问卷调查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均较高。

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吴昊等人表示,采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多模镇痛)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并且,术后患者肌肉及临近部位关节的早期活动、主动、无痛的活动,对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术后患者往往因剧烈疼痛而惧怕肢体活动,阻碍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出现软组织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粘连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应该强调的是,功能锻炼的开始与否,与镇痛无关,而是与术式有密切关系,如果内固定不稳定的,功能锻炼还是稍微推迟为妥。

总之,从以上这组病例的初步疗效,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还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还没有因用药造成某种镇痛药物成瘾的病例出现,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改进。

原文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2366

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