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容易过量饮食 减肥要解决饮食行为和态度

2014-12-25 09:24 · 尔湾

抑郁症和饮食行为、态度和体重指数有关。越是容易抑郁的人,越容易吃胖哦。人们往往会吃很多咸味食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借助研究了解其关系,并学会正确减肥方法吧!

在过去的研究中,抑郁症状、饮食失调行为和态度、较高食物摄入量和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都已有进行观测,但这些变量很少在同一研究中得到评估。在这项研究中,加拿大魁北克省拉瓦尔大学Véronique Provencher等学者有两个目标,一是对抑郁症状水平较低或较高的女性进行比较,考虑的要素是食物摄入、饮食行为和态度、BMI;二是测试调节模型,这个模型体现了抑郁症状和食物摄入是如何通过饮食行为和态度或者BMI来调节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研出版社《Health》(健康)英文期刊上。

这个研究分四个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和2011年9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326位女性志愿者中间展开,所有女性的年龄都不小于18岁,而且在寻求与体重有关的健康方面的帮助。研究主要测量了抑郁症状、食物摄入、饮食行为和态度,并进行了人体测量(身高、体重)。研究中采用的工具分别有贝克抑郁量表II(BDI-II)、食物构成数据来源于研究的营养数据系统(NDSR)和加拿大养分文件(CNF)的网络食物频率问卷(FFQ)、三因素饮食问卷和直觉饮食量表。

关于食物摄入,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状的越严重,越有可能过度消费食物,特别时候高热量和咸味食品的摄入。这项研究是最早体现出抑郁症状和能量摄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研究之一,这些结果与以前的一些文献资料相符,证明了抑郁者更少食用健康食品。

然而,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甜味食品的食用量与抑郁症水平并没有显著关联。文化的差异,也许可以作为解释这一差别的原因,例如,本研究中魁北克省甜味、咸味食物的研究,及其他学者对芬兰的甜味和非甜味食物的研究之间的研究结果差异。根据学者的发现,抑郁症一直与较高程度的去抑制、对去抑制在情绪上的易感性、情绪化饮食和容易感到饥饿有关,而不与认知上的节制饮食有关。

直觉饮食量表的子量表与抑郁症状水平皆呈负相关关系,显示出女性的抑郁症状越严重,或心理幸福感越少,越不凭直觉吃东西。因此,抑郁症状越严重,女性越难依靠和信任自己。用BDI衡量的一些症状与优柔寡断、内疚、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有关。

至于抑郁症状与饮食习惯和态度、BMI之间的关系,抑郁症状与能量摄入的关系可以直接用去抑制效应和易感饥饿、情绪化的饮食而非为了填饱肚子来解释,人们爱吃咸味食品也多是这些原因。调节模型的使用让学者更加确信,在过重的女性之间,抑郁症状与食物摄入有关,特定的饮食行为和态度是这层关系的一部分要素。

因此,体重控制策略若是只侧重于饮食中限制能量,不解决饮食行为和态度问题,效果就不会太好。干预重点应放在饮食行为和态度上。减少去抑制效应和易感饥饿的情况,为了身体需要去吃东西,而不是情绪化的进食,更有利于监管能量的摄入,改变对食物的选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2234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