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一项研究显示,焦虑、愤怒和沮丧是心理痛苦程度的重要指标,需要细加评估。人最常见的情绪影响包括负面情绪的增加,比如焦虑、愤怒、悲伤,还有痛苦、尴尬、内疚、羞耻、没有安全感和不满足。
在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Valeria Biasi等学者的这次研究中,调查的目的是具体分析防御机制“和谐的需要(N/H)”,开发出有用的研究工具,用于评估心理特质和区分对负面情绪的态度。文章发表在科研出版社2014年12月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Depression》(抑郁症)上。人们在心理冲突压力下,如何应对压力,这一防御机制的干预极其敏感。这种对压力的高敏感性,可以从负面情绪具有的容忍程度看出来。
在各国关于生活方式的防御机制(LDM)、疾病的心身构成调查中,采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对LDM量表的原始项目加以替换和改善。LDM表中包括两个分量表,第一个分量表命名为“和谐的需求”(N/H),包含12个项目,分属两个子量表“自我牺牲(SS)”和“和谐关系(HR)”。第二个分量表命名为“理性/感性防卫(R/ED)”,包含另两12个项目,分属两个子量表“理性”和“感性防卫”。
当一个人对心理冲突容忍度差,与对侵略性的压抑,容易增加一种负面情绪:悲伤。这是一种更符合既定条件下情感平衡(即N/H)的感情。因此,研究中以“N/H”作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一特征包含了公开避免冲突(特别是人际冲突)、具有自我牺牲倾向等方面。当冲突增加了,这些倾向会让人宁愿自我惩罚来解决,而不是公开表现愤怒和侵略性。
结果表明,对和谐需求高的人,理性和感性防卫分数也高;在应对短期压力时,对和谐需求高的人,更容易在三个主要的负面情绪(焦虑、愤怒和悲伤)上得分较高。因此,压力下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寻常事,但越希望和谐相处的人,越容易忍耐不愉快的事,自身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悲伤情绪都加剧了沮丧、抑郁的情绪。不得不说,有时也不能太老好人了,偶尔学着“破罐子破摔”也不错。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1887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